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a-randomised-placebo-controlled-clinical-trial-by-cu-medicine-shows-that-modulation-of-gut-microbiome-using-oral-microencapsulated-live-bacteria-sim01-improves-long-covid-symptom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a-randomised-placebo-controlled-clinical-trial-by-cu-medicine-shows-that-modulation-of-gut-microbiome-using-oral-microencapsulated-live-bacteria-sim01-improves-long-covid-symptoms

中大医学院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本港七成新冠患者於确诊约半年仍有最少一种后遗症徵状,但目前仍缺乏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最近完成一项大型的三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证实新冠后遗症患者透过服用中大研发的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改善肠道微生态后,能够纾缓不同系统及器官的后遗症徵状。研究结果刚於全球最权威的肠胃科国际会议「消化病学术周」(Digestive Disease Week 2023)上发表。

 

中大医学院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最新完成一项大型的三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证实新冠后遗症患者透过服用中大研发的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改善肠道微生态后,能够纾缓不同系统及器官的后遗症徵状。

左起: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教授黄至生教授、中大医学院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教授,以及中大医学院裘槎医学科学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总监黄秀娟教授。

 

以实证医学 为新冠后遗症患者对症下药

 

新冠后遗症是指新冠患者康复后出现持续超过一个月的症状。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教授黄至生教授表示:「新冠后遗症造成广泛影响,但其徵状不易分辨。为协助受影响病人解决生理和心理困扰,我们急需要具规模的临床研究以找出对策。」

 

中大医学院早前的研究指出,肠道微生态与新冠后遗症息息相关,然而没有证据显示一般益生菌可以舒缓新冠后遗症问题。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利用大数据及机器学习,发明了SIM01微生态配方,并以微胶囊锁活菌技术(microencapsulation)制成口服配方。最近团队完成名为RECOVERY的大型三盲、随机兼有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中大研发的SIM01配方能否改善不同系统及器官的新冠后遗症徵状。

团队在2021至2022年共招募463名新冠康复者参与研究,参加者平均年龄为49岁,当中女性占65.4%,约七成是於2022年确诊的Omicron个案。参加者被随机分成SIM01组及对照组,两组人数各占约一半,前者服用SIM01配方六个月,而后者则服用含有维他命C的安慰剂六个月。

服用SIM01配方的参加者中 有更多人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徵状得到改善

结果,研究证实服用SIM01配方六个月后,五类新冠后遗症徵状的改善率比对照组明显较高,包括肠胃问题、疲倦、难以集中精神、记忆力问题及整体不舒服(详见表一)。除了临床评估外,研究团队同时以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比较SIM01组及对照组粪便样本,以分析他们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团队发现,SIM01组的肠道益菌数量及微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亦同时降低了肠道恶菌的数量,显示SIM01具有调整肠道微生态的功效。

中大医学院裘槎医学科学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总监黄秀娟教授解释:「这是全球首项临床研究证明SIM01能透过改善肠道微生态舒缓新冠后遗症徵状,包括集中力及记忆力等问题。这些发现证明了『菌—肠—脑轴』的重要性,脑功能可透过传递肠道益菌的代谢物至大脑而得以改善,亦反映重整健康肠道微生态可成为改善脑神经相关新冠后遗症徵状的新策略。」

中大医学院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教授总结:「由传统益生菌发展成微生态配方,需要大量临床数据、宏基因组学分析及微胶囊锁活菌技术。我们团队将继续致力研发更多肠道微生态的临床应用。」

这项研究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衞生局医疗衞生研究基金的支持。

表一:详细研究结果

 

 徵状获改善的参加者比率 
新冠后遗症徵状SIM01组对照组相对效益增加

肠胃问题

70.2%

54.1%

29.8%

疲倦

62.8%

42.6%

47.4%

难以集中精神

62.3%

38.5%

61.8%

记忆力问题

42.0%

26.9%

56.1%

整体不舒服

77.3%

59.0%

30.8%

 

更多新闻稿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出优化肠道微生态有望提升新冠疫苗安全及成效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出优化肠道微生态有望提升新冠疫苗安全及成效

研究
中大发现新冠患者的肠道内缺乏可调节免疫力的益菌 八成新冠患者出现「长新冠」症状  肠道微生态失衡成关键

中大发现新冠患者的肠道内缺乏可调节免疫力的益菌 八成新冠患者出现「长新冠」症状 肠道微生态失衡成关键

研究
四成港人肠道微生态失衡情况与新冠患者类似 中大研发「微生态免疫力配方」证有效促进新冠患者康复  有望提升市民免疫力

四成港人肠道微生态失衡情况与新冠患者类似 中大研发「微生态免疫力配方」证有效促进新冠患者康复 有望提升市民免疫力

研究
中大全球首证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现失衡状况 成功研发益生菌配方平衡肠道微生态  有望增强免疫力

中大全球首证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现失衡状况 成功研发益生菌配方平衡肠道微生态 有望增强免疫力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患妊娠糖尿病孕妇肠道微生态改变 影响婴儿早期神经发育

中大研究揭示患妊娠糖尿病孕妇肠道微生态改变 影响婴儿早期神经发育

研究
中大利用肠道微生物开发精准工具诊断自闭症有助及早评估自闭风险  另一先导临床研究显示调节肠道微生态可缓解自闭症相关的焦虑症状

中大利用肠道微生物开发精准工具诊断自闭症有助及早评估自闭风险 另一先导临床研究显示调节肠道微生态可缓解自闭症相关的焦虑症状

研究
中大医学院肠胃科率领全球多国专家制定临床指引 以「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筛查大肠癌

中大医学院肠胃科率领全球多国专家制定临床指引 以「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筛查大肠癌

研究
中大医学院进行亚洲最大型长新冠研究 推算生殖系统徵状如性功能障碍困扰逾40万港人

中大医学院进行亚洲最大型长新冠研究 推算生殖系统徵状如性功能障碍困扰逾40万港人

研究
中大医学院获医管局支持开展香港首个大型长新冠研究 协助政府策划更全面的长新冠医疗服务

中大医学院获医管局支持开展香港首个大型长新冠研究 协助政府策划更全面的长新冠医疗服务

研究
中大崭新技术 以粪便细菌基因侦测大肠癌及瘜肉复发 灵敏度逾九成

中大崭新技术 以粪便细菌基因侦测大肠癌及瘜肉复发 灵敏度逾九成

研究
中大证新冠婴孩患者粪便带病毒 可成隐形传播者  成立新冠病毒检测中心  致力为婴幼儿作粪便检测

中大证新冠婴孩患者粪便带病毒 可成隐形传播者 成立新冠病毒检测中心 致力为婴幼儿作粪便检测

研究
婴儿肠道菌群影响一生 中大团队研「三岁定八十」之谜

婴儿肠道菌群影响一生 中大团队研「三岁定八十」之谜

研究
中大利用肠道微生物辨别慢性肠道疾病

中大利用肠道微生物辨别慢性肠道疾病

研究
中大医学院两学者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成2024年「医学及兽医科学」仅有来自香港的学者

中大医学院两学者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成2024年「医学及兽医科学」仅有来自香港的学者

奖项及荣誉
中大医学院研发的SIM01微生态配方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研究结果刚发表於国际权威医学期刊 《刺针传染病学》

中大医学院研发的SIM01微生态配方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研究结果刚发表於国际权威医学期刊 《刺针传染病学》

研究
中大医学院发现可预测新冠疫苗长期药效的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标记

中大医学院发现可预测新冠疫苗长期药效的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标记

研究
中大「三岁定八十」跨学科研究 拆解怀孕期肠道微生态如何降低婴儿患炎症性肠病风险

中大「三岁定八十」跨学科研究 拆解怀孕期肠道微生态如何降低婴儿患炎症性肠病风险

研究
大型临床研究证中大肠道微生态配方 (SIM01) 能减新冠及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风险

大型临床研究证中大肠道微生态配方 (SIM01) 能减新冠及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风险

研究
中大医学院全球首证有「长新冠型肠道微生态」利用肠道微生态可准确预测、诊断及治疗「长新冠」

中大医学院全球首证有「长新冠型肠道微生态」利用肠道微生态可准确预测、诊断及治疗「长新冠」

研究
中大港大联合研究发现「青春双歧杆菌」可加强新冠疫苗成效

中大港大联合研究发现「青春双歧杆菌」可加强新冠疫苗成效

研究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 仅4分之1未接种新冠疫苗人士有意於未来半年接种 必须尽快增加接种诱因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 仅4分之1未接种新冠疫苗人士有意於未来半年接种 必须尽快增加接种诱因

研究
中大医学院推算全港约有二万名未被发现新冠感染者 研究证实本港所有疫苗接种者均产生中和抗体 呼吁透过接种疫苗得到保护

中大医学院推算全港约有二万名未被发现新冠感染者 研究证实本港所有疫苗接种者均产生中和抗体 呼吁透过接种疫苗得到保护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幼儿成为新冠病毒「隐形传播者」的风险不容忽视 病毒载量及带活性病毒的比例偏高  持续带活性病毒的时间极长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幼儿成为新冠病毒「隐形传播者」的风险不容忽视 病毒载量及带活性病毒的比例偏高 持续带活性病毒的时间极长

研究
中大揭肠道微生态失衡为「炎症性肠病」致病关键 团队获近1,600万港元资助成立全球数据库 致力遏止全球个案上升

中大揭肠道微生态失衡为「炎症性肠病」致病关键 团队获近1,600万港元资助成立全球数据库 致力遏止全球个案上升

研究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政府在推动新冠疫苗接种上扮演最重要角色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政府在推动新冠疫苗接种上扮演最重要角色

研究
中大招募三千港人 侦查隐性新冠感染 拆解防疫关键

中大招募三千港人 侦查隐性新冠感染 拆解防疫关键

研究
中大医学院为机场抵港人士提供免费粪便检测服务 首阶段以儿童及婴孩为目标  助揪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隐形个案」

中大医学院为机场抵港人士提供免费粪便检测服务 首阶段以儿童及婴孩为目标 助揪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隐形个案」

临床服务
中大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于呼吸道清除后 仍存留于粪便 计划为检疫中心隔离人士化验粪便  及早揪出「隐形个案」减社区传播风险

中大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于呼吸道清除后 仍存留于粪便 计划为检疫中心隔离人士化验粪便 及早揪出「隐形个案」减社区传播风险

研究
中大成立亚洲首间「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

中大成立亚洲首间「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

研究
中大公布世界首个全球「炎症性肠病」於本世纪发病率及流行率系统性回顾研究 发现本港发病率於过去30年急升近30倍

中大公布世界首个全球「炎症性肠病」於本世纪发病率及流行率系统性回顾研究 发现本港发病率於过去30年急升近30倍

研究
大肠癌将成为香港头号癌症 中大引入大肠胶囊内视镜助预防大肠癌

大肠癌将成为香港头号癌症 中大引入大肠胶囊内视镜助预防大肠癌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发现本港三成无病征的市民被确诊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中大发现本港三成无病征的市民被确诊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研究
中大首创大肠瘜肉预测指数及早预防肠癌

中大首创大肠瘜肉预测指数及早预防肠癌

临床服务
中大与港大领导研究显示长期暴露於PM2.5环境  罹患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中大与港大领导研究显示长期暴露於PM2.5环境 罹患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研究
陈家亮教授获颁「光华工程科技奖」 中国工程界最高荣誉  本届「医药衞生」领域唯一香港学者

陈家亮教授获颁「光华工程科技奖」 中国工程界最高荣誉 本届「医药衞生」领域唯一香港学者

奖项及荣誉
中大研究显示改善肠道微生态能缓解失眠

中大研究显示改善肠道微生态能缓解失眠

研究
黄秀娟教授成为全国首位女性医生科学家获选「新基石研究学者」其领导之新基石科学实验室将拆解饮食如何影响肠道微生态的「达文西密码」

黄秀娟教授成为全国首位女性医生科学家获选「新基石研究学者」其领导之新基石科学实验室将拆解饮食如何影响肠道微生态的「达文西密码」

奖项及荣誉
中大研究显示口服抗病毒药物「帕克斯洛维德」可降低新冠住院患者急症期后死亡和出现后遗症的风险

中大研究显示口服抗病毒药物「帕克斯洛维德」可降低新冠住院患者急症期后死亡和出现后遗症的风险

研究
中大研究证实其研发的口服微囊锁活菌微生态配方SIM03 有效纾缓儿童湿疹 改善患者生活质素

中大研究证实其研发的口服微囊锁活菌微生态配方SIM03 有效纾缓儿童湿疹 改善患者生活质素

研究
中大分析文字报告发现新冠症状会随病毒变异及疫苗接种情况改变 并证实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有助传染病研究

中大分析文字报告发现新冠症状会随病毒变异及疫苗接种情况改变 并证实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有助传染病研究

研究
中大医学院发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 泌尿系统出现并发症风险可高达五倍

中大医学院发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 泌尿系统出现并发症风险可高达五倍

研究
中大研究估算在本港新冠Omicron病毒流行期间 半数感染个案未被发现

中大研究估算在本港新冠Omicron病毒流行期间 半数感染个案未被发现

研究
中大发现全球喉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部分地区女性发病人数不跌反升

中大发现全球喉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部分地区女性发病人数不跌反升

研究
中大医学院成功研发新技术MOZAIC提升肠道微生物移植成效 与医管局合作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中大医学院成功研发新技术MOZAIC提升肠道微生物移植成效 与医管局合作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研究
中大医学院黄秀娟教授成香港首位医生科学家获选为新基石研究员

中大医学院黄秀娟教授成香港首位医生科学家获选为新基石研究员

奖项及荣誉
中大获李嘉诚先生捐赠港币三千万元 支持医学院发展人工智能 进一步加强医学教研

中大获李嘉诚先生捐赠港币三千万元 支持医学院发展人工智能 进一步加强医学教研

捐款
中大研究发现香港儿童近视率创新高 新冠疫情后六岁儿童患近视人数倍增 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结合红光疗法研究现正展开

中大研究发现香港儿童近视率创新高 新冠疫情后六岁儿童患近视人数倍增 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结合红光疗法研究现正展开

研究
中大威院研究证实新冠抗病毒药适用於严重肾病患者

中大威院研究证实新冠抗病毒药适用於严重肾病患者

研究
研究揭示在怀孕期间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 如何对胎盘造成不良影响

研究揭示在怀孕期间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 如何对胎盘造成不良影响

研究
中大医学院建立国际认可生物样本库 推动香港成为大湾区新医药科研中心

中大医学院建立国际认可生物样本库 推动香港成为大湾区新医药科研中心

里程碑
中大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是柏金逊病非常早期的风险因素 有望为预防、介入和治疗柏金逊及其他脑退化病带来新方向

中大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是柏金逊病非常早期的风险因素 有望为预防、介入和治疗柏金逊及其他脑退化病带来新方向

研究
中大证实「医健通」健康管理功能有助糖尿病自我管理

中大证实「医健通」健康管理功能有助糖尿病自我管理

研究
新冠疫苗复必泰及科兴引发之「T细胞反应」可有效预防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严重疾病

新冠疫苗复必泰及科兴引发之「T细胞反应」可有效预防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严重疾病

研究
中大发现小肠癌在全球及本港发病率明显上升 高收入地区发病率较高

中大发现小肠癌在全球及本港发病率明显上升 高收入地区发病率较高

研究
中大研究证实新冠口服药有效降低院舍长者五成入院风险及防止病情恶化

中大研究证实新冠口服药有效降低院舍长者五成入院风险及防止病情恶化

研究
中大研究显示新冠风土化期间市民愿意继续戴口罩及用酒精消毒液洁手 但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意愿偏低

中大研究显示新冠风土化期间市民愿意继续戴口罩及用酒精消毒液洁手 但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意愿偏低

研究
裘槎医学科学教授黄秀娟教授就职演讲: 「众里寻『它』千百度」

裘槎医学科学教授黄秀娟教授就职演讲: 「众里寻『它』千百度」

奖项及荣誉
中大发现间皮瘤的女性发病率上升 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较高

中大发现间皮瘤的女性发病率上升 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较高

研究
中大医学院、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及香港科技园公司合办「微生态峰会2023」打造香港成亚太区肠道微生态创新医药枢纽

中大医学院、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及香港科技园公司合办「微生态峰会2023」打造香港成亚太区肠道微生态创新医药枢纽

研讨会
中大发现原发性脑癌的年轻男性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升幅较为显著

中大发现原发性脑癌的年轻男性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升幅较为显著

研究
港大及中大医学院联合研究证实 吸烟及肥胖令患上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增加65%至81%

港大及中大医学院联合研究证实 吸烟及肥胖令患上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增加65%至81%

研究
中大医学院就行政长官今日(10月19日)发表2022施政报告的回应

中大医学院就行政长官今日(10月19日)发表2022施政报告的回应

回应
中大研究建议本港安老院舍应维持现有防疫措施

中大研究建议本港安老院舍应维持现有防疫措施

研究
中大港大研究发现新冠口服药可降低住院患者死亡风险近八成 并可显著减低门诊患者入院率近九成

中大港大研究发现新冠口服药可降低住院患者死亡风险近八成 并可显著减低门诊患者入院率近九成

研究
中大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男性长者升幅最为显著

中大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男性长者升幅最为显著

研究
中大成功开发实时生物信息平台评估新冠疫苗效用 针对变异病毒 准确度达95%

中大成功开发实时生物信息平台评估新冠疫苗效用 针对变异病毒 准确度达95%

研究
本港儿童疫情期间生活习惯全线失守 疫下儿童超重和肥胖比率增近两倍    疫后抗拒「重回正轨」

本港儿童疫情期间生活习惯全线失守 疫下儿童超重和肥胖比率增近两倍 疫后抗拒「重回正轨」

研究
中大获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港币1.5亿元支持生物医学科技的科研发展

中大获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港币1.5亿元支持生物医学科技的科研发展

捐款
中大研究发现接种疫苗加强剂有效提高母乳中新冠病毒抗体 保护年幼婴儿

中大研究发现接种疫苗加强剂有效提高母乳中新冠病毒抗体 保护年幼婴儿

研究
中大研究显示第三剂疫苗是高危群组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

中大研究显示第三剂疫苗是高危群组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

研究
港大及中大医学院联合研究发现已接种疫苗人士 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Omicron后能对不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产生更强烈和更广泛的中和病毒抗体反应

港大及中大医学院联合研究发现已接种疫苗人士 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Omicron后能对不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产生更强烈和更广泛的中和病毒抗体反应

研究
中大临床研究中心与中大医院合作 进行香港首个专为新冠肺炎研发的口服药物临床研究

中大临床研究中心与中大医院合作 进行香港首个专为新冠肺炎研发的口服药物临床研究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新冠康复者有较高风险出现干眼症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新冠康复者有较高风险出现干眼症

研究
中大医学院联同九龙城民政事务处举办社区学童疫苗接种计划 目标为2,000名市民接种新冠疫苗

中大医学院联同九龙城民政事务处举办社区学童疫苗接种计划 目标为2,000名市民接种新冠疫苗

健康推广计划
港大及中大医学院联合研究发现 吸烟增加患上新冠肺炎的风险

港大及中大医学院联合研究发现 吸烟增加患上新冠肺炎的风险

研究
中大医学院就2022-23财政预算案的回应

中大医学院就2022-23财政预算案的回应

回应
中大港大干细胞研究揭示新冠病毒诱发血管炎症新机制

中大港大干细胞研究揭示新冠病毒诱发血管炎症新机制

研究
中大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与「长新冠」息息相关

中大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与「长新冠」息息相关

研究
中大医学院发现东亚地区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冠绝全球

中大医学院发现东亚地区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冠绝全球

研究
一月七日起重启部分严谨社交距离措施后的香港疫情估算

一月七日起重启部分严谨社交距离措施后的香港疫情估算

研究
港大及中大医学院联合研究发现 第三剂复必泰疫苗能提供足够抗体 抵抗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Omicron

港大及中大医学院联合研究发现 第三剂复必泰疫苗能提供足够抗体 抵抗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Omicron

研究
港大及中大医学院联合研究发现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 Omicron 可大幅减低复必泰疫苗的病毒中和能力

港大及中大医学院联合研究发现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 Omicron 可大幅减低复必泰疫苗的病毒中和能力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新冠肺炎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新机制和治疗方法

中大研究揭示新冠肺炎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新机制和治疗方法

研究
中大研究显示订立标准的实验设置有助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表现

中大研究显示订立标准的实验设置有助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表现

研究
澄清 -- 中大医学院澄清启事

澄清 -- 中大医学院澄清启事

回应
中大发现新冠疫情期间本港学童近视发病率为疫情前2.5倍 研究指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及增加使用电子产品为主因

中大发现新冠疫情期间本港学童近视发病率为疫情前2.5倍 研究指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及增加使用电子产品为主因

研究
中大发现自闭症儿童肠道微生态发展迟缓 粪便细菌基因可及早识别患者

中大发现自闭症儿童肠道微生态发展迟缓 粪便细菌基因可及早识别患者

研究
中大与港大医学院带领国际科研团队发现丙肝药物可治新冠肺炎

中大与港大医学院带领国际科研团队发现丙肝药物可治新冠肺炎

研究
中大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抗体可经母体传至胎儿

中大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抗体可经母体传至胎儿

研究
中大医学院与海外外科专家联合建议 新冠患者将手术延后七星期以减低死亡风险

中大医学院与海外外科专家联合建议 新冠患者将手术延后七星期以减低死亡风险

国际合作
中大医学院研究证实手提心脏超声波扫瞄器有效筛查胸主动脉瘤

中大医学院研究证实手提心脏超声波扫瞄器有效筛查胸主动脉瘤

研究
中大证实以鼻纸条采集鼻液样本检测新冠肺炎安全、简易及准确度高 适用於不同年龄层 提倡广泛使用以达更佳疫情监测效果

中大证实以鼻纸条采集鼻液样本检测新冠肺炎安全、简易及准确度高 适用於不同年龄层 提倡广泛使用以达更佳疫情监测效果

研究
中大研究显示社区接触环境对新冠肺炎传播起关键作用 娱乐场所是传播次数最多的主要接触环境

中大研究显示社区接触环境对新冠肺炎传播起关键作用 娱乐场所是传播次数最多的主要接触环境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吸烟为全球膀胱癌主因 联同多国专家制订「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指引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吸烟为全球膀胱癌主因 联同多国专家制订「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指引

研究
中大医学院发现胰脏癌有全球上升及年轻化趋势 女性上升幅度较高

中大医学院发现胰脏癌有全球上升及年轻化趋势 女性上升幅度较高

研究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个案绝大部分为60岁或以上 中大率领国际专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顾长者及认知障碍症患者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个案绝大部分为60岁或以上 中大率领国际专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顾长者及认知障碍症患者

研究
中大研究显示新冠肺炎患者常见有肝脏受损问题 建议监测患者肝功能 及早发现病情恶化

中大研究显示新冠肺炎患者常见有肝脏受损问题 建议监测患者肝功能 及早发现病情恶化

研究
中大发现糖尿病或为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研究有助了解病毒致病潜在机制

中大发现糖尿病或为感染新冠肺炎高危因素 研究有助了解病毒致病潜在机制

研究
中大医学院领导的调查显示 全球泌尿科服务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被严重推迟

中大医学院领导的调查显示 全球泌尿科服务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被严重推迟

研究
中大医学院公布「2019新型冠状病毒社区研究」结果

中大医学院公布「2019新型冠状病毒社区研究」结果

研究
中大医学院两名杰出学者 获裘槎基金会颁发「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2020」

中大医学院两名杰出学者 获裘槎基金会颁发「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2020」

奖项及荣誉
香港中文大学 – 埃克塞特大学环境持续与应变联合研究中心 进行亚洲首个「蓝色空间对身心健康」研究 发现「游湖看海」对身心有益

香港中文大学 – 埃克塞特大学环境持续与应变联合研究中心 进行亚洲首个「蓝色空间对身心健康」研究 发现「游湖看海」对身心有益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正式成立 结合全球跨学科力量 促进儿童健康和福祉

「香港中文大学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正式成立 结合全球跨学科力量 促进儿童健康和福祉

健康推广计划
陈家亮教授成首位华人获颁「美国肠胃科医学院国际领袖大奖」

陈家亮教授成首位华人获颁「美国肠胃科医学院国际领袖大奖」

奖项及荣誉
中大率先将「文物观赏」融入医学教育 效法耶鲁医学院模式 提升观察及表达能力 裨益临床诊症

中大率先将「文物观赏」融入医学教育 效法耶鲁医学院模式 提升观察及表达能力 裨益临床诊症

教育
中大公布全球首个幽门螺旋菌流行病学大型分析 揭全球44亿人感染 亚洲包括香港逾半人口为带菌者

中大公布全球首个幽门螺旋菌流行病学大型分析 揭全球44亿人感染 亚洲包括香港逾半人口为带菌者

研究
中大伙澳洲专家研究东半球炎症性肠病 获近年最大研究资助金额 势揭肠道微生物群之谜

中大伙澳洲专家研究东半球炎症性肠病 获近年最大研究资助金额 势揭肠道微生物群之谜

研究
中大公布全球首项「针对亚士匹灵引致肠道出血」的新发现 停服亚士匹灵可增加患严重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逾六成

中大公布全球首项「针对亚士匹灵引致肠道出血」的新发现 停服亚士匹灵可增加患严重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逾六成

研究
中大全球首项研究确认新大肠癌高风险群组

中大全球首项研究确认新大肠癌高风险群组

研究
中大研究发现本地每5名口咽癌患者1人感染HPV病毒 推公众筛查以了解口腔感染HPV情况

中大研究发现本地每5名口咽癌患者1人感染HPV病毒 推公众筛查以了解口腔感染HPV情况

研究
中大研究「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治愈率为传统抗生素治疗的3倍

中大研究「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治愈率为传统抗生素治疗的3倍

研究
中大医科生研究发现本港高血压人士药物依从性未如理想 仅五成患者血压受控

中大医科生研究发现本港高血压人士药物依从性未如理想 仅五成患者血压受控

研究
中大欢迎政府资助大肠癌筛查 全港性大肠癌筛查计划结果显示约一成半参加者有癌症或癌前病变

中大欢迎政府资助大肠癌筛查 全港性大肠癌筛查计划结果显示约一成半参加者有癌症或癌前病变

研究
香港和澳门的炎症性肠病新增个案高踞亚太区首三位 中大成立资料库助市民增加认知

香港和澳门的炎症性肠病新增个案高踞亚太区首三位 中大成立资料库助市民增加认知

研究
中大发现四成冠心病高危人士患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中大发现四成冠心病高危人士患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研究
中大引进双球小肠镜治疗小肠疾病

中大引进双球小肠镜治疗小肠疾病

临床服务

我们的专家

医学院的许多专家都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专家名单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