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hosts-healthy-school-forum-to-promote-early-strengthening-of-school-children-s-resilience-through-cross-sector-physical-and-mental-wellness-campaign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hosts-healthy-school-forum-to-promote-early-strengthening-of-school-children-s-resilience-through-cross-sector-physical-and-mental-wellness-campaigns

中大举办「健康校园论坛」推广跨界别身心健康计划 及早加强学童抗逆力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中心(下称「中心」)日前举办「健康校园论坛」。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精神健康谘询委员会主席林正财医生、衞生署署长林文健医生、中大医学院院长赵伟仁教授、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院长黄仰山教授2024年巴黎奥运女子个人重剑金牌得主江旻憓小姐、健康促进学校谘询委员会主席庞爱兰女士,以及深水埗民政事务专员黄昕然先生担任是次论坛的主礼嘉宾。
 
Opening Ceremony

论坛以「跨越挑战.飞向未来」为题,期望透过与各重要持分者联系,共同探讨促进学童健康的策略,赋予学童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调查显示健康生活习惯和自我效能感 或对初中时期培养抗逆力起关键作用

中心总监、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教授黄至生教授在论坛上,报告其研究团队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团队在本学年对香港中一至中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了1,704名学生的回应,其中43%为男性;近半(43%)为中一学生。研究以心理韧性量表(Mental Toughness ScaleMTS)评估学生的心理韧性,又称抗逆力1

 

结果显示,抗逆力与生活习惯及自我效能感2相关的因素挂勾,这些因素包括「身为男性」、「自觉身体较健康」、「每天吃早餐」、「运动量达到标准」、「平日看电视或视频的时间少於两小时」、「平日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少於两小时」、「平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少於两小时」、「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以及「健康素养有所改善」。此关联意味著健康生活习惯及正向思想对於在中学教育初期培养青少年抗逆力至关重要。值得关注的是,随著学生升至高年级,抗逆力呈下降趋势,中一学生的MTS得分为47,中四学生则下跌至45

 

Healthy school forum

近500名中、小学生、教师和家长出席论坛,众嘉宾以正面语句鼓励他们将来在面对得失和输赢的时候,仍然能够坦然面对。

建议政府、学校和社区合作多角度提升学生抗逆力

研究团队建议学校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和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发挥所长和接受挑战。学生在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解难和与人合作的技巧,将来遇到重大难关时亦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去应对,这些经历亦将帮助学生他日坦然面对得失和输赢。此外,学校亦应为学生提供完善的精神健康教育和支援服务,定期举办活动,教导学生遇到心理困扰和适应问题时的应对策略。

 

多位论坛嘉宾分享健康校园的政策、各持份者的角色及未来展望。蔡若莲博士表示∶「加强同学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考验和转变,是教育局与学校的共同目标。我们透过《4Rs精神健康约章》、价值观教育等途径提升同学的精神健康,强化抗逆能力,未来会继续加强跨部门及跨界别的合作,协助学校善用校外及社区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健康、更正面的成长环境。

 

Christine Choi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表示教育局将继续加强跨部门及跨界别合作,为学生缔造一个更健康、更正面的成长环境。

Dr Lam Ching-choi

精神健康谘询委员会主席林正财医生强调各界及教育工作者在加强抗逆力方面担当著重要角色。

林正财医生在论坛上表示希望社会各界及教育工作者能够为社会及学校创造环境,帮助学生培养内在力量,遇到挑战时能够主动应对、在压力下保持坚韧。

 

林文健医生表示∶「为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感谢教育局支持,衞生署推行『全校园健康计划』,参考世界衞生组织所倡议的《健康促进学校框架》,协助参与学校逐步成为『健康促进学校』。衞生署会为每间参与学校编制年度『一校一健康报告』,建议针对校本措施促进体能活动、健康饮食、精神健康及社交健康。」他促请大家以「全校园・齐健康」为共同目标,一同建立「健康促进学校」,助力学生跨越重重挑战,飞向身心健康的璀璨未来。

 

Dr Ronald Lam

衞生署署长林文健医生表示将协助更多学校成为「健康促进学校」。

Professor Martin Wong

中大医学院教育及促进健康中心总监黄至生教授公布调查结果,促进身心健康或有助培养初中时期的抗逆力。

庞爱兰女士在星级对谈环节上表示抗疫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一种可以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强化保护网络同样重要,家长与教师应定期倾听学生需求,并专注於学生的优势设定阶段性目标,以增强其自信心。提供多元活动的机会,不仅可拓展国际视野,亦能提升学生的适应力。她分享道:抗逆力如同肌肉,需要持续锻炼,方能打造健康且自信的成长环境,使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展现韧性。」

 

江旻憓小姐表示∶「我希望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能够更加重视运动,以促进身心健康,因为运动可体现甘苦与共、抗逆力和希望。剑击让我了解到自己比想像中更强大,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力量。通过运动,我们学会欣赏坚持不懈、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以及全力以赴做最真实的自己而获得最纯粹的快乐,这些都比奖牌更重要。

 

Scarlett Pong and Vivian Kong

客席主持及健康促进学校谘询委员会主席庞爱兰女士与2024年巴黎奥运女子个人重剑金牌得主江旻憓小姐分享如何从容面对及克服困难,提升抗逆力。庞爱兰女士强调「从做中学」及「体验学习」的策略有助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服务学习」则有助建立自信和责任感。

Dean Philip Chiu and Professor Samuel Wong

中大医学院院长赵伟仁教授(左二)、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院长黄仰山教授(右一)、中大医学院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中心总监黄至生教授(左一)颁发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中心健康大使委任状予江旻憓小姐(右二)。

黄至生教授补充说:「今年大会主题为『跨越挑战.飞向未来』。我们希望学生在专注学业之余,亦能够在失意时保持情绪稳定,以坚韧的态度来应对困难,从经验中学习和成长,以积极的心态跨越障碍。我们亦会持续推行健康推广活动,分析学童身心健康方面的状况和趋势。同时,我们会继续与各重要持分者保持联系,共同探讨促进学童健康的策略,增强他们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Group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博士(右三)、精神健康谘询委员会主席林正财医生(右四)、衞生署署长林文健医生(中)、健康促进学校谘询委员会主席庞爱兰女士(左四),以及中大医学院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中心总监黄至生教授(右三)颁发健康促进学校金奖及基石奖予得奖学校。

Student Health Captains

论坛上,逾三百名中小学生获嘉许,表扬他们在过去一年对校园健康活动的支持,以及对健康推广和服务所作的贡献。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主席方奕展先生(右一)、健康促进学校谘询委员会主席庞爱兰女士(中)及中大医学院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中心总监黄至生教授(左一)颁发健康军团嘉许状予学生。


1    美国心理学协会於2012年将抗逆力定义为「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重大压力源,展现出良好适应的能力」。

2自我效能感」指「对於自己可以完成特定目标的信念」。

 

更多新闻稿

中大举办「健康校园论坛」推广学童精神健康 鼓励参照世卫「健康促进学校框架」 支援构建健康校园

中大举办「健康校园论坛」推广学童精神健康 鼓励参照世卫「健康促进学校框架」 支援构建健康校园

健康推广计划
香港中文大学健康公平研究所成立 发布本港住屋负担能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

香港中文大学健康公平研究所成立 发布本港住屋负担能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发现 城市发展及生活方式或会增加气管癌发病风险 宜加强健康教育

中大医学院研究发现 城市发展及生活方式或会增加气管癌发病风险 宜加强健康教育

研究
中大公布两项针对本港儿童及青少年与长者精神健康调查

中大公布两项针对本港儿童及青少年与长者精神健康调查

研究
中大推出「赛马会 We WATCH 优活健康计划」全港首次采用「生活方式医学」  助中年人预防慢性疾病

中大推出「赛马会 We WATCH 优活健康计划」全港首次采用「生活方式医学」 助中年人预防慢性疾病

健康推广计划
中大证实「医健通」健康管理功能有助糖尿病自我管理

中大证实「医健通」健康管理功能有助糖尿病自我管理

研究
中大发现间皮瘤的女性发病率上升 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较高

中大发现间皮瘤的女性发病率上升 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较高

研究
中大发现原发性脑癌的年轻男性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升幅较为显著

中大发现原发性脑癌的年轻男性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升幅较为显著

研究
中大医学院开展「赛马会痛『正』能量计划」 引入创新痛症管理方法  连系社区支援服务

中大医学院开展「赛马会痛『正』能量计划」 引入创新痛症管理方法 连系社区支援服务

研究
中大研究建议本港安老院舍应维持现有防疫措施

中大研究建议本港安老院舍应维持现有防疫措施

研究
中大医学院发现东亚地区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冠绝全球

中大医学院发现东亚地区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冠绝全球

研究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 仅4分之1未接种新冠疫苗人士有意於未来半年接种 必须尽快增加接种诱因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 仅4分之1未接种新冠疫苗人士有意於未来半年接种 必须尽快增加接种诱因

研究
中大医学院推算全港约有二万名未被发现新冠感染者 研究证实本港所有疫苗接种者均产生中和抗体 呼吁透过接种疫苗得到保护

中大医学院推算全港约有二万名未被发现新冠感染者 研究证实本港所有疫苗接种者均产生中和抗体 呼吁透过接种疫苗得到保护

研究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政府在推动新冠疫苗接种上扮演最重要角色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政府在推动新冠疫苗接种上扮演最重要角色

研究
中大研究显示社区接触环境对新冠肺炎传播起关键作用 娱乐场所是传播次数最多的主要接触环境

中大研究显示社区接触环境对新冠肺炎传播起关键作用 娱乐场所是传播次数最多的主要接触环境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吸烟为全球膀胱癌主因 联同多国专家制订「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指引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吸烟为全球膀胱癌主因 联同多国专家制订「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指引

研究
中大医学院发现胰脏癌有全球上升及年轻化趋势 女性上升幅度较高

中大医学院发现胰脏癌有全球上升及年轻化趋势 女性上升幅度较高

研究
中大招募三千港人 侦查隐性新冠感染 拆解防疫关键

中大招募三千港人 侦查隐性新冠感染 拆解防疫关键

研究
中大医学院公布「2019新型冠状病毒社区研究」结果

中大医学院公布「2019新型冠状病毒社区研究」结果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长者痛症缓解计划 初步数据显示九成受访长者有两个或以上疼痛部位

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长者痛症缓解计划 初步数据显示九成受访长者有两个或以上疼痛部位

健康推广计划
香港中文大学 – 埃克塞特大学环境持续与应变联合研究中心 进行亚洲首个「蓝色空间对身心健康」研究 发现「游湖看海」对身心有益

香港中文大学 – 埃克塞特大学环境持续与应变联合研究中心 进行亚洲首个「蓝色空间对身心健康」研究 发现「游湖看海」对身心有益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敬霆静观研究与培训中心」成立

「香港中文大学敬霆静观研究与培训中心」成立

研究
中大研究显示「行为激活及静观结合疗法」有助降低重性抑郁症风险

中大研究显示「行为激活及静观结合疗法」有助降低重性抑郁症风险

研究
中大研究发现本地每5名口咽癌患者1人感染HPV病毒 推公众筛查以了解口腔感染HPV情况

中大研究发现本地每5名口咽癌患者1人感染HPV病毒 推公众筛查以了解口腔感染HPV情况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口服抗病毒药物「帕克斯洛维德」可将免疫力弱患者的新冠后死亡风险降低42% 并揭示其与疫苗接种产生协同效应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口服抗病毒药物「帕克斯洛维德」可将免疫力弱患者的新冠后死亡风险降低42% 并揭示其与疫苗接种产生协同效应

研究
中大与港大领导研究显示长期暴露於PM2.5环境  罹患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中大与港大领导研究显示长期暴露於PM2.5环境 罹患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研究
中大与东南亚及英国学府共同研究 为大型语言模型在公共衞生研究中的角色带来崭新见解

中大与东南亚及英国学府共同研究 为大型语言模型在公共衞生研究中的角色带来崭新见解

研究
中大研究显示口服抗病毒药物「帕克斯洛维德」可降低新冠住院患者急症期后死亡和出现后遗症的风险

中大研究显示口服抗病毒药物「帕克斯洛维德」可降低新冠住院患者急症期后死亡和出现后遗症的风险

研究
中大与欧美合作伙伴共同领导国际研究 为自闭症患者男女失衡比例带来崭新见解

中大与欧美合作伙伴共同领导国际研究 为自闭症患者男女失衡比例带来崭新见解

研究
中大成功研发精准计算模型 准确预测病毒基因进化 助提升流感疫苗功效

中大成功研发精准计算模型 准确预测病毒基因进化 助提升流感疫苗功效

研究
中大分析文字报告发现新冠症状会随病毒变异及疫苗接种情况改变 并证实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有助传染病研究

中大分析文字报告发现新冠症状会随病毒变异及疫苗接种情况改变 并证实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有助传染病研究

研究
中大发现全球喉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部分地区女性发病人数不跌反升

中大发现全球喉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部分地区女性发病人数不跌反升

研究
200多位亚太区公共衞生界代表云集中大 探讨疫后医疗系统和社区抗疫力

200多位亚太区公共衞生界代表云集中大 探讨疫后医疗系统和社区抗疫力

研讨会
中大研究显示香港人虽长寿但老年残疾问题严重 地区间存在显著社会经济不平等状况

中大研究显示香港人虽长寿但老年残疾问题严重 地区间存在显著社会经济不平等状况

研究
中大护理学院开发首个粤语人工智能手机应用程式「Pai.ACT」 为本港SEN儿童家长提供心理支援

中大护理学院开发首个粤语人工智能手机应用程式「Pai.ACT」 为本港SEN儿童家长提供心理支援

健康推广计划
新冠疫苗复必泰及科兴引发之「T细胞反应」可有效预防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严重疾病

新冠疫苗复必泰及科兴引发之「T细胞反应」可有效预防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严重疾病

研究
中大发现小肠癌在全球及本港发病率明显上升 高收入地区发病率较高

中大发现小肠癌在全球及本港发病率明显上升 高收入地区发病率较高

研究
中大医学院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中大医学院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研究
中大医学院肠胃科率领全球多国专家制定临床指引 以「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筛查大肠癌

中大医学院肠胃科率领全球多国专家制定临床指引 以「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筛查大肠癌

研究
中大研究显示新冠风土化期间市民愿意继续戴口罩及用酒精消毒液洁手 但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意愿偏低

中大研究显示新冠风土化期间市民愿意继续戴口罩及用酒精消毒液洁手 但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意愿偏低

研究
中大医学院开展「赛马会共建健康家庭计划」 助少数族裔提升健康管理能力

中大医学院开展「赛马会共建健康家庭计划」 助少数族裔提升健康管理能力

捐款
中大港大研究发现新冠口服药可降低住院患者死亡风险近八成 并可显著减低门诊患者入院率近九成

中大港大研究发现新冠口服药可降低住院患者死亡风险近八成 并可显著减低门诊患者入院率近九成

研究
中大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男性长者升幅最为显著

中大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男性长者升幅最为显著

研究
中大成功开发实时生物信息平台评估新冠疫苗效用 针对变异病毒 准确度达95%

中大成功开发实时生物信息平台评估新冠疫苗效用 针对变异病毒 准确度达95%

研究
中大发现霍奇金淋巴癌发病率以亚洲升幅最为显著 本港男士发病率上升幅度全球之冠

中大发现霍奇金淋巴癌发病率以亚洲升幅最为显著 本港男士发病率上升幅度全球之冠

研究
港大及中大医学院联合研究发现已接种疫苗人士 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Omicron后能对不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产生更强烈和更广泛的中和病毒抗体反应

港大及中大医学院联合研究发现已接种疫苗人士 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Omicron后能对不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产生更强烈和更广泛的中和病毒抗体反应

研究
中大研发电脑演算平台 创新通过基因数据实时评估疫苗功效

中大研发电脑演算平台 创新通过基因数据实时评估疫苗功效

研究
中大研究显示空气污染地区居住者 可安全地透过定期运动预防罹患糖尿病

中大研究显示空气污染地区居住者 可安全地透过定期运动预防罹患糖尿病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证实手提心脏超声波扫瞄器有效筛查胸主动脉瘤

中大医学院研究证实手提心脏超声波扫瞄器有效筛查胸主动脉瘤

研究
中大成功研发「全自动视网膜图像分析」技术计算自闭症风险 可用於自闭症筛查 及早为患者提供治疗

中大成功研发「全自动视网膜图像分析」技术计算自闭症风险 可用於自闭症筛查 及早为患者提供治疗

研究
中大赛马会齐心防癌计划公布首3,500名市民筛查结果 显示「一站式多样癌症筛查」有效

中大赛马会齐心防癌计划公布首3,500名市民筛查结果 显示「一站式多样癌症筛查」有效

健康推广计划
响应世界高血压日 中大推动「全民关注血压月」 呼吁大众关注血压

响应世界高血压日 中大推动「全民关注血压月」 呼吁大众关注血压

健康推广计划
中大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携手促进香港精神健康服务

中大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携手促进香港精神健康服务

国际合作
中大研究揭示子宫颈癌疫苗接种计划的成功关键

中大研究揭示子宫颈癌疫苗接种计划的成功关键

研究
中大研究发现本港四成青少年睡眠不足 增患心血管病风险

中大研究发现本港四成青少年睡眠不足 增患心血管病风险

研究
中大医学院杨永强教授在莫庆尧访问学人讲座谈「善终治疗」

中大医学院杨永强教授在莫庆尧访问学人讲座谈「善终治疗」

研讨会
中大进行亚洲首项家居清洁剂对儿童健康影响的全面流行病学研究 发现经常使用家居清洁剂可增加引发儿童鼻炎风险

中大进行亚洲首项家居清洁剂对儿童健康影响的全面流行病学研究 发现经常使用家居清洁剂可增加引发儿童鼻炎风险

研究
中大医科生研究发现本港高血压人士药物依从性未如理想 仅五成患者血压受控

中大医科生研究发现本港高血压人士药物依从性未如理想 仅五成患者血压受控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卫生中心杰出讲座系列: Public Health England理念及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经验分享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卫生中心杰出讲座系列: Public Health England理念及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经验分享

研讨会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卫生中心杰出讲座系列: 南非国家卫生部部长分享伊波拉疫情对南非及非洲大陆的影响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卫生中心杰出讲座系列: 南非国家卫生部部长分享伊波拉疫情对南非及非洲大陆的影响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研究指出大部分在学青少年睡眠不足

中大研究指出大部分在学青少年睡眠不足

健康推广计划
中大欢迎政府资助大肠癌筛查 全港性大肠癌筛查计划结果显示约一成半参加者有癌症或癌前病变

中大欢迎政府资助大肠癌筛查 全港性大肠癌筛查计划结果显示约一成半参加者有癌症或癌前病变

研究
中大公布香港市民运动模式与情绪病风险研究 揭示身心运动有助减低情绪病风险

中大公布香港市民运动模式与情绪病风险研究 揭示身心运动有助减低情绪病风险

研究
大肠癌将成为香港头号癌症 中大引入大肠胶囊内视镜助预防大肠癌

大肠癌将成为香港头号癌症 中大引入大肠胶囊内视镜助预防大肠癌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成功研发全自动化视网膜图像分析系统 有助糖尿病患者预防中风

中大成功研发全自动化视网膜图像分析系统 有助糖尿病患者预防中风

研究
中大「环保新思维」系列 中大建议香港新空气质素指标不应忽视粗颗粒污染物

中大「环保新思维」系列 中大建议香港新空气质素指标不应忽视粗颗粒污染物

研究
中大促请单车使用者佩戴头盔及其他防护措施 以减轻意外引致的脑创伤

中大促请单车使用者佩戴头盔及其他防护措施 以减轻意外引致的脑创伤

研究
中大展开全港睡眠健康教育及改善计划 建立健康睡眠及健康校园生活

中大展开全港睡眠健康教育及改善计划 建立健康睡眠及健康校园生活

健康推广计划
(只提供英文版本) Opening Ceremony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 Health and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and Launching of the CUHK Jockey Club Community Primary Care Programme

(只提供英文版本) Opening Ceremony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 Health and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and Launching of the CUHK Jockey Club Community Primary Care Programme

研讨会
中大发现本港三成无病征的市民被确诊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中大发现本港三成无病征的市民被确诊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研究
CCOU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成立典礼今日顺利举行

CCOU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成立典礼今日顺利举行

教育
中大「环保新思维」系列 研究发现本港车辆排放二氧化氮比例有增加趋势 或与政府推行柴油改善计划有关

中大「环保新思维」系列 研究发现本港车辆排放二氧化氮比例有增加趋势 或与政府推行柴油改善计划有关

研究
中大首创大肠瘜肉预测指数及早预防肠癌

中大首创大肠瘜肉预测指数及早预防肠癌

临床服务

我们的专家

医学院的许多专家都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专家名单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