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显示口服抗病毒药物「帕克斯洛维德」可降低新冠住院患者急症期后死亡和出现后遗症的风险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以临床数据进行一项回顾分析,了解口服抗病毒药物「帕克斯洛维德」(又名nirmatrelvir-ritonavir,以下简称Paxlovid),对新冠住院患者的急症期后死亡和出现新冠后遗症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若患者於病发后五日内服用Paxlovid,他们出现急症期后(即检测阳性21天之后)死亡的风险,较没有在急症期内用药的患者降低约40%。Paxlovid亦能降低患者在急症期后出现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后遗症的风险。详细研究结果已於医学期刊《刺针传染病学》(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
抗病毒药物对新冠住院患者带来长期效用
文献显示,约10%至30%病人在新冠急症期后,仍会出现不同后遗并发症。尽管Paxlovid於2021年底已开始处方予新冠病人,但此口服药对新冠患者,尤其是住院患者出现急症期后死亡和后遗症的影响,仍未被广泛探讨。
是次研究分析了本港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逾五万名年满18岁新冠住院病人的资料,其中约15,000人在病发五天内获处方Paxlovid,其余无在急症期内服用Paxlovid的患者则被归为对照组。研究结果发现新冠住院病人如有服用Paxlovid,他们於急症期后死亡的风险为6.9%,较对照组的13.5%低。团队根据病人的背景、临床和疫苗接种资料调整数据后,发现有服用Paxlovid的病人急症期后的死亡风险较对照组降低38%。Paxlovid对降低患者在急症期后出现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后遗症的风险,也有类似效果。详情请参考附件表一。
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助理教授庄家俊教授表示:「为有效减轻新冠病毒对患者处於急症期或急症期后的影响,衞生当局应备有足够份量的抗病毒药物,应付需求,尤其是当社会正面对病毒新变异株的挑战。」
另一通讯作者、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医疗体系及政策研究所总监杨永强教授指出:「这是首个能展示Paxlovid对新冠住院患者具有长期效用的研究,反映口服抗病毒药物可与新冠疫苗的保护效果相辅相成,以减轻未来数年新冠病毒为全球所带来的医疗负担。」
研究团队成员另包括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博士生王沪雯小姐,她亦是研究资助局2021至2022年度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的获奖者之一。
此研究获医疗衞生研究基金(HMRF)及其他基金支持。论文全文请参阅: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4)00217-2/fulltext。
附件
表一:Paxlovid对新冠患者急症期后死亡和后遗症风险的影响
| 出现相应情况的病人百分比 |
| |
对照组 | 服用Paxlovid病人 | *用药后风险降低 | |
死亡 | 13.5% | 6.9% | 38% |
郁血性心脏衰竭 | 2.4% | 1.5% | 30% |
心房颤动 | 2.3% | 1.4% | 37% |
冠心病 | 2.5% | 1.7% | 29% |
慢性肺病 | 1.7% | 1.1% | 32% |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 2.7% | 1.3% | 29% |
晚期肾病 | 0.2% | 0.1% | 63% |
*数字已按研究参加者的背景、临床和疫苗接种资料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