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发现全球喉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部分地区女性发病人数不跌反升
喉癌是指在喉咙和声带位置出现的肿瘤,属於呼吸系统癌症。喉癌的存活率受癌症期数影响,早期的五年存活率高达90%,但末期则大幅下跌至约30%。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与环太平洋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简称APRU)合作,分析喉癌的全球分布、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学趋势,以提供医学界更多流行病学资讯,协助提升喉癌的存活率。结果显示,喉癌发病率与各地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类发展指数(HDI)、不良生活习惯,以及代谢危险因素暴露相关。中、高收入国家或地区的发病率、死亡率普遍较高。研究人员亦指出,全球近十年的喉癌发病率虽然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却不跌反升。团队呼吁进一步探索导致女性喉癌疾病负担增加的原因。研究详情早前已於国际著名医学期刊《国际外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发表。
喉癌与众多风险因素相关 中、高收入国家或地区发病率负担较高
喉癌的主要发病年龄介乎45至70岁,男性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3:1,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风险因素包括吸烟及饮酒,其中香烟含有的焦油及致癌物质会刺激喉部,令黏膜增生,继而发展成黏膜白斑及癌化。近年,全球积极鼓励减少吸烟及避免过度饮酒,因此喉癌的整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男性人群。但由於各个地区的医疗护理水准不同,喉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存在地区差异。
为具体估计喉癌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及所带来的疾病负担,找出相关高危人群,研究团队从「全球癌症观察站」、「国际癌症发病率数据库」及「世界衞生组织全球衞生观察站」等资料库收集数据,计算及分析癌症发病率和各风险因素的流行率。研究人员发现,喉癌於各地带来的疾病负担存在差异,加勒比地区拥有全球最高的喉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详细数据见表一及表二)。此外,喉癌与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紊乱有关,这些因素导致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表一:全球喉癌发病率最高的三个地区:
全球喉癌发病率最高三个地区
| 每十万人口计算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 |
---|---|
加勒比地区 | 4.0 |
中欧和东欧 | 3.6 |
南欧 | 2.9 |
表二:全球喉癌死亡率最高的三个地区:
全球喉癌死亡率最高三个地区
| 每十万人口计算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 |
---|---|
加勒比地区 | 2.1 |
中欧和东欧 | 1.9 |
中南亚 | 1.7 |
部分地区女性发病率不跌反升 原因有待拆解
虽然全球近十年的喉癌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某些地区的女性发病率却有上升迹象,当中以日本,瑞士和捷克共和国的女性发病率「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1)的上升最为显著(详细数据见表三)。
表三:全球女性喉癌发病率「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最高的三个国家:
国家 | 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 |
---|---|
日本 | 6.0 |
瑞士 | 5.6 |
捷克共和国 | 3.3 |
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研究助理教授黄俊杰博士表示:「喉癌的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可能与各地诊治水平、环境生活方式,及控制吸烟和饮酒的政策有关。我们的研究为喉癌的全球分布、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学趋势提供了最新及更全面的证据。各地政策制定者应实施具针对性的循证预防策略,例如戒烟、控制饮酒等措施以控制有关风险因素。」
研究的高级通讯作者、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教授黄至生教授补充:「近年来,喉癌整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某些地区的女性发病率则有上升迹象。导致这个趋势的原因未明,可能与周边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日渐上升的代谢风险因素有关。医学界应进一步探讨导致这些流行病学变化的原因,为喉癌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是次研究与APRU全球健康项目主任、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Mellissa Withers教授合作进行。
1 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AAPC)是一种用作衡量癌症发病率於过去某段时间整体变化的方法。 假设某国家十年的某种癌症发病率AAPC是5%,其癌症发病率於过去十年每年平均增加5%。
关於APRU
APRU(https://apru.org/)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柏克莱分校、加州理工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校长於1997年在洛杉矶成立,现有成员来自环太平洋地区超过61所领先研究型大学。 中大亦是APRU的重要成员,黄至生教授和黄俊杰博士 均是该协会的非传染病全球健康工作小组联席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