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是柏金逊病非常早期的风险因素 有望为预防、介入和治疗柏金逊及其他脑退化病带来新方向
柏金逊病是全球第二常见的脑神经系统退化疾病,及早介入可减轻病徵对患者的影响。「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又称「发梦期梦游」)为柏金逊病先兆期常见的病徵,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研究发现,RBD患者及其直系亲属会出现与柏金逊病患者类似的肠道微生态失衡,他们肠道内促进健康的细菌减少,促进炎症和破坏肠道屏障功能的细菌增多。
研究团队指出,此发现揭示肠道微生态失衡是柏金逊病非常早期的风险因素,甚至早於RBD症状的出现,因此藉着检测肠道微生态,有望找出高风险演变为柏金逊病的个案,及早预防、介入及治疗柏金逊及其他脑退化病。研究结果已刊载於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肠道功能紊乱或在早期柏金逊病发病机制担当重要角色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於2019年进行全球首个RBD家庭研究,证实与RBD病人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出现RBD、柏金逊病和其他脑退化病的机会是一般人的3至6倍。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客座助理教授刘亚平教授表示:「值得注意的是,RBD患者的亲属出现便秘的情况显著较高,反映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在早期柏金逊病发病机制担当重要角色,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跨学科合作拆解「微生物—肠道—脑轴」与柏金逊病的关连
为了解「微生物—肠道—脑轴」与柏金逊病发病机制的关系,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联同微生物学系、脑神经科、病理解剖及细胞学系、外科学系、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及德国卡塞尔Paracelsus-Elena医院柏金逊和运动障碍中心,合共招募441人参与研究,包括健康人士、RBD患者的直系亲属、RBD患者和早期柏金逊病患者,结果发现RBD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的肠道会出现与柏金逊病患者类似的肠道微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有健康促进作用的细菌(如普拉梭菌和罗斯氏菌)减少,和促进炎症及破坏肠道屏障功能的细菌(如柯林斯氏菌和艾克曼氏菌)增多。而这些菌群变化不能完全被柏金逊病和RBD患者的便秘症状及服用相关药物所解释。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研究助理教授黄蓓教授解释:「肠道细菌的改变可以影响肠道以至脑部健康,柏金逊病患者肠道屏障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微生物的某些代谢产物和促炎因子更容易进入肠道内的神经系统,触发肠道神经系统乃至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突触核蛋白沉积,继而引发神经细胞死亡,反映肠道微生态失衡有机会是引致柏金逊病发病的关键因素。」
微生物标记可区分有柏金逊病先兆的患者
经进一步分析后,团队发现12个微生物标记物可有效将RBD患者与健康人士区分,日后有望透过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筛检,以辨别特异性的肠道微生物特徵,找到患有RBD和处於柏金逊病先兆期的个案,及早介入以减低他们演变成柏金逊病的机会。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系主任荣润国教授总结:「通过微生物—肠道—脑轴,肠道微生态可以影响及支配各种生理情况,例如我们的睡眠、情绪、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等。今次跨学科研究进一步确定在柏金逊病发病、甚至是其先兆期的RBD出现前,患者经已有肠道微生态失衡。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的方法,例如益生菌和益生元等,有机会可及早干预、预防或治疗柏金逊及其他脑退化疾病。 」
研究全文可参阅: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8248-4。
柏金逊病背景资料
本港现时约有12,000名柏金逊病患者,此症目前只能纾缓病徵,暂无根治的方法,为患者、其家人、社会经济和医疗系统带来很大的负担。柏金逊病有长达10至20年的先兆期,期间半数病人出现RBD睡眠问题。由於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发梦期)期间缺乏肌张力抑制,他们在睡眠时会作出与梦境一致的暴力行为,如拳打脚踢、翻滚、喊叫等,并会引致损伤。研究显示九成以上的RBD患者在15年内会转化成柏金逊病及其他脑退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