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medicine-leads-new-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on-use-of-non-invasive-biomarkers-for-colorectal-cancer-screening-with-international-expert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medicine-leads-new-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on-use-of-non-invasive-biomarkers-for-colorectal-cancer-screening-with-international-experts

中大医学院肠胃科率领全球多国专家制定临床指引 以「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筛查大肠癌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肠胃科得蒙亚太胃肠病学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Gastroenterology,简称APAGE)、亚太消化内镜学会(Asian Pacific Society of Digestive Endoscopy,简称APSDE)支持,代表亚洲率领来自全球十多位专家学者於2022年制定使用「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进行大肠癌筛查的临床指引。研究早前已於国际著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Gut》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Gut)发表。

 

Professor Siew Ng, Professor Francis Chan and Professor Martin Wong

中大医学院率领全球多国专家制定临床指引以「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筛查大肠癌。「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筛查比隐血测试能更精准的检测大肠癌及其前期病变,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类,从而识别高风险人士进行大肠镜检查。

 

研究团队成员包括(左起)中大医学院裘槎医学科学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总监黄秀娟教授;中大医学院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教授及中大医学院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中心总监、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黄至生教授。

大肠癌是香港第二常见的癌症。大肠癌病例於2020年的所有新发癌症中占15%,预计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未来数十年会持续上升,势将导致重大的公共衞生负担。大肠癌是少数癌症可以透过筛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香港衞生署於2016年推出大肠癌筛查先导计划,并於2018年恒常化推行。可惜只有少於百分之十五适龄人士接受检查,主要原因包括抗拒大肠镜检查以及大便隐血测试准绳度低。全球医疗界已开始研究使用更精准的「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作为大肠癌筛查的崭新方法,目的是减少低风险人士不必要的大肠镜检查,同时让高风险人士及早得到诊断。

 

非入侵性方式检测大肠癌灵敏度更高

 

是次研究团队系统性地审阅了近800篇相关医学文献,建议非入侵性生物标志适用於以下两类人士:

一、  大肠瘜肉风险一般,但希望知道患上大肠瘜肉风险人士;及

二、  大肠瘜肉风险较高,但抗拒接受大肠镜检查人士。

 

新一代的非入侵性筛查比隐血测试能更精准的检测大肠癌及其前期病变,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类,从而识别高风险人士进行大肠镜检查。研究团队制定的指引检视了现时各种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包括血液肿瘤基因标志、粪便肿瘤标志,以及粪便微生物标志。文章分析了国际文献,显示使用「血液基因」侦测大肠癌及癌前瘜肉的灵敏度偏低。而使用「粪便肿瘤标志」比较昂贵,亦未能有效检查癌前瘜肉。专家团队指出以粪便微生物标记物作筛查工具是一重大突破,因为这种新科技不单对大肠癌的灵敏度高,它还可以检测腺瘤性瘜肉及预测瘜肉切除后复发的可能性。透过改善肠道微生态还有望减低患上大肠癌的风险。

 

中大肠胃科正率领十多个国家进行多中心大型研究以进一步确定粪便微生物标志物於不同地区及民族的准确程度。经过专家的讨论,利用非入侵性方法检测大肠癌,对患者更便利,相信可大大提高市民参加大肠癌筛查的意欲。

 

中大医学院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教授表示:「目前虽然普遍使用大便隐血测试筛查大肠癌,但它对於瘜肉及早期肠癌的灵敏度很低。这方法更不应用於缺铁性贫血患者或出现急性腹泻的人士。新一代的血液或粪便肿瘤生物标志物或可以提高大肠癌检测的灵敏度。」

 

中大医学院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中心总监、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黄至生教授表示:「国际文献显示,肠道微生菌群如m3对侦测大肠癌及大肠瘜肉的灵敏度高,可作为更有效的大肠癌筛查工具。」

 

中大医学院裘槎医学科学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总监黄秀娟教授补充:「愈来愈多研究指出改善肠道微生态不单能降低大肠癌风险,亦可以提升整体健康及减低多种疾病的风险。」

 

详细研究结果可浏览:http://dx.doi.org/10.1136/gutjnl-2023-329429

更多新闻稿

中大利用肠道微生物辨别慢性肠道疾病

中大利用肠道微生物辨别慢性肠道疾病

研究
中大医学院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中大医学院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研究
中大崭新技术 以粪便细菌基因侦测大肠癌及瘜肉复发 灵敏度逾九成

中大崭新技术 以粪便细菌基因侦测大肠癌及瘜肉复发 灵敏度逾九成

研究
中大全球首证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现失衡状况 成功研发益生菌配方平衡肠道微生态  有望增强免疫力

中大全球首证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现失衡状况 成功研发益生菌配方平衡肠道微生态 有望增强免疫力

研究
中大公布世界首个全球「炎症性肠病」於本世纪发病率及流行率系统性回顾研究 发现本港发病率於过去30年急升近30倍

中大公布世界首个全球「炎症性肠病」於本世纪发病率及流行率系统性回顾研究 发现本港发病率於过去30年急升近30倍

研究
中大首创大肠瘜肉预测指数及早预防肠癌

中大首创大肠瘜肉预测指数及早预防肠癌

临床服务
中大研究揭示患妊娠糖尿病孕妇肠道微生态改变 影响婴儿早期神经发育

中大研究揭示患妊娠糖尿病孕妇肠道微生态改变 影响婴儿早期神经发育

研究
中大利用肠道微生物开发精准工具诊断自闭症有助及早评估自闭风险  另一先导临床研究显示调节肠道微生态可缓解自闭症相关的焦虑症状

中大利用肠道微生物开发精准工具诊断自闭症有助及早评估自闭风险 另一先导临床研究显示调节肠道微生态可缓解自闭症相关的焦虑症状

研究
中大医学院两学者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成2024年「医学及兽医科学」仅有来自香港的学者

中大医学院两学者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成2024年「医学及兽医科学」仅有来自香港的学者

奖项及荣誉
中大发现小肠癌在全球及本港发病率明显上升 高收入地区发病率较高

中大发现小肠癌在全球及本港发病率明显上升 高收入地区发病率较高

研究
中大医学院进行亚洲最大型长新冠研究 推算生殖系统徵状如性功能障碍困扰逾40万港人

中大医学院进行亚洲最大型长新冠研究 推算生殖系统徵状如性功能障碍困扰逾40万港人

研究
中大医学院获医管局支持开展香港首个大型长新冠研究 协助政府策划更全面的长新冠医疗服务

中大医学院获医管局支持开展香港首个大型长新冠研究 协助政府策划更全面的长新冠医疗服务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出优化肠道微生态有望提升新冠疫苗安全及成效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出优化肠道微生态有望提升新冠疫苗安全及成效

研究
中大发现新冠患者的肠道内缺乏可调节免疫力的益菌 八成新冠患者出现「长新冠」症状  肠道微生态失衡成关键

中大发现新冠患者的肠道内缺乏可调节免疫力的益菌 八成新冠患者出现「长新冠」症状 肠道微生态失衡成关键

研究
四成港人肠道微生态失衡情况与新冠患者类似 中大研发「微生态免疫力配方」证有效促进新冠患者康复  有望提升市民免疫力

四成港人肠道微生态失衡情况与新冠患者类似 中大研发「微生态免疫力配方」证有效促进新冠患者康复 有望提升市民免疫力

研究
中大医学院发现胰脏癌有全球上升及年轻化趋势 女性上升幅度较高

中大医学院发现胰脏癌有全球上升及年轻化趋势 女性上升幅度较高

研究
中大证新冠婴孩患者粪便带病毒 可成隐形传播者  成立新冠病毒检测中心  致力为婴幼儿作粪便检测

中大证新冠婴孩患者粪便带病毒 可成隐形传播者 成立新冠病毒检测中心 致力为婴幼儿作粪便检测

研究
婴儿肠道菌群影响一生 中大团队研「三岁定八十」之谜

婴儿肠道菌群影响一生 中大团队研「三岁定八十」之谜

研究
陈家亮教授成首位华人获颁「美国肠胃科医学院国际领袖大奖」

陈家亮教授成首位华人获颁「美国肠胃科医学院国际领袖大奖」

奖项及荣誉
中大成立亚洲首间「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

中大成立亚洲首间「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全球大肠癌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

中大研究揭示全球大肠癌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

研究
中大公布全球首个幽门螺旋菌流行病学大型分析 揭全球44亿人感染 亚洲包括香港逾半人口为带菌者

中大公布全球首个幽门螺旋菌流行病学大型分析 揭全球44亿人感染 亚洲包括香港逾半人口为带菌者

研究
中大伙澳洲专家研究东半球炎症性肠病 获近年最大研究资助金额 势揭肠道微生物群之谜

中大伙澳洲专家研究东半球炎症性肠病 获近年最大研究资助金额 势揭肠道微生物群之谜

研究
中大公布全球首项「针对亚士匹灵引致肠道出血」的新发现 停服亚士匹灵可增加患严重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逾六成

中大公布全球首项「针对亚士匹灵引致肠道出血」的新发现 停服亚士匹灵可增加患严重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逾六成

研究
中大全球首项研究确认新大肠癌高风险群组

中大全球首项研究确认新大肠癌高风险群组

研究
中大研究「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治愈率为传统抗生素治疗的3倍

中大研究「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治愈率为传统抗生素治疗的3倍

研究
香港和澳门的炎症性肠病新增个案高踞亚太区首三位 中大成立资料库助市民增加认知

香港和澳门的炎症性肠病新增个案高踞亚太区首三位 中大成立资料库助市民增加认知

研究
大肠癌将成为香港头号癌症 中大引入大肠胶囊内视镜助预防大肠癌

大肠癌将成为香港头号癌症 中大引入大肠胶囊内视镜助预防大肠癌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发现本港三成无病征的市民被确诊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中大发现本港三成无病征的市民被确诊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研究
中大与港大领导研究显示长期暴露於PM2.5环境  罹患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中大与港大领导研究显示长期暴露於PM2.5环境 罹患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研究
陈家亮教授获颁「光华工程科技奖」 中国工程界最高荣誉  本届「医药衞生」领域唯一香港学者

陈家亮教授获颁「光华工程科技奖」 中国工程界最高荣誉 本届「医药衞生」领域唯一香港学者

奖项及荣誉
黄秀娟教授成为全国首位女性医生科学家获选「新基石研究学者」其领导之新基石科学实验室将拆解饮食如何影响肠道微生态的「达文西密码」

黄秀娟教授成为全国首位女性医生科学家获选「新基石研究学者」其领导之新基石科学实验室将拆解饮食如何影响肠道微生态的「达文西密码」

奖项及荣誉
中大发现全球喉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部分地区女性发病人数不跌反升

中大发现全球喉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部分地区女性发病人数不跌反升

研究
中大医学院黄秀娟教授成香港首位医生科学家获选为新基石研究员

中大医学院黄秀娟教授成香港首位医生科学家获选为新基石研究员

奖项及荣誉
中大获李嘉诚先生捐赠港币三千万元 支持医学院发展人工智能 进一步加强医学教研

中大获李嘉诚先生捐赠港币三千万元 支持医学院发展人工智能 进一步加强医学教研

捐款
中大医学院建立国际认可生物样本库 推动香港成为大湾区新医药科研中心

中大医学院建立国际认可生物样本库 推动香港成为大湾区新医药科研中心

里程碑
中大证实「医健通」健康管理功能有助糖尿病自我管理

中大证实「医健通」健康管理功能有助糖尿病自我管理

研究
裘槎医学科学教授黄秀娟教授就职演讲: 「众里寻『它』千百度」

裘槎医学科学教授黄秀娟教授就职演讲: 「众里寻『它』千百度」

奖项及荣誉
中大发现间皮瘤的女性发病率上升 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较高

中大发现间皮瘤的女性发病率上升 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较高

研究
中大发现原发性脑癌的年轻男性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升幅较为显著

中大发现原发性脑癌的年轻男性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升幅较为显著

研究
中大「三岁定八十」跨学科研究 拆解怀孕期肠道微生态如何降低婴儿患炎症性肠病风险

中大「三岁定八十」跨学科研究 拆解怀孕期肠道微生态如何降低婴儿患炎症性肠病风险

研究
中大医学院就行政长官今日(10月19日)发表2022施政报告的回应

中大医学院就行政长官今日(10月19日)发表2022施政报告的回应

回应
中大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男性长者升幅最为显著

中大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上升 以高收入国家的男性长者升幅最为显著

研究
中大获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港币1.5亿元支持生物医学科技的科研发展

中大获李嘉诚基金会捐赠港币1.5亿元支持生物医学科技的科研发展

捐款
中大医学院就2022-23财政预算案的回应

中大医学院就2022-23财政预算案的回应

回应
中大医学院发现东亚地区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冠绝全球

中大医学院发现东亚地区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冠绝全球

研究
澄清 -- 中大医学院澄清启事

澄清 -- 中大医学院澄清启事

回应
中大与辅导教师协会最新调查显示 本港学生患「肠易激」情况令人关注 疫情下压力上升 吁留意肠胃问题或反映情绪健康响起警号

中大与辅导教师协会最新调查显示 本港学生患「肠易激」情况令人关注 疫情下压力上升 吁留意肠胃问题或反映情绪健康响起警号

研究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 仅4分之1未接种新冠疫苗人士有意於未来半年接种 必须尽快增加接种诱因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 仅4分之1未接种新冠疫苗人士有意於未来半年接种 必须尽快增加接种诱因

研究
中大医学院推算全港约有二万名未被发现新冠感染者 研究证实本港所有疫苗接种者均产生中和抗体 呼吁透过接种疫苗得到保护

中大医学院推算全港约有二万名未被发现新冠感染者 研究证实本港所有疫苗接种者均产生中和抗体 呼吁透过接种疫苗得到保护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幼儿成为新冠病毒「隐形传播者」的风险不容忽视 病毒载量及带活性病毒的比例偏高  持续带活性病毒的时间极长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幼儿成为新冠病毒「隐形传播者」的风险不容忽视 病毒载量及带活性病毒的比例偏高 持续带活性病毒的时间极长

研究
中大揭肠道微生态失衡为「炎症性肠病」致病关键 团队获近1,600万港元资助成立全球数据库 致力遏止全球个案上升

中大揭肠道微生态失衡为「炎症性肠病」致病关键 团队获近1,600万港元资助成立全球数据库 致力遏止全球个案上升

研究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政府在推动新冠疫苗接种上扮演最重要角色

中大医学院调查发现政府在推动新冠疫苗接种上扮演最重要角色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证实手提心脏超声波扫瞄器有效筛查胸主动脉瘤

中大医学院研究证实手提心脏超声波扫瞄器有效筛查胸主动脉瘤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吸烟为全球膀胱癌主因 联同多国专家制订「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指引

中大医学院研究显示吸烟为全球膀胱癌主因 联同多国专家制订「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临床指引

研究
中大赛马会齐心防癌计划公布首3,500名市民筛查结果 显示「一站式多样癌症筛查」有效

中大赛马会齐心防癌计划公布首3,500名市民筛查结果 显示「一站式多样癌症筛查」有效

健康推广计划
中大成功完成全球首宗利用内镜手术机械人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大肠癌

中大成功完成全球首宗利用内镜手术机械人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大肠癌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招募三千港人 侦查隐性新冠感染 拆解防疫关键

中大招募三千港人 侦查隐性新冠感染 拆解防疫关键

研究
中大医学院为机场抵港人士提供免费粪便检测服务 首阶段以儿童及婴孩为目标  助揪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隐形个案」

中大医学院为机场抵港人士提供免费粪便检测服务 首阶段以儿童及婴孩为目标 助揪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隐形个案」

临床服务
中大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于呼吸道清除后 仍存留于粪便 计划为检疫中心隔离人士化验粪便  及早揪出「隐形个案」减社区传播风险

中大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于呼吸道清除后 仍存留于粪便 计划为检疫中心隔离人士化验粪便 及早揪出「隐形个案」减社区传播风险

研究
中大医学院两名杰出学者 获裘槎基金会颁发「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2020」

中大医学院两名杰出学者 获裘槎基金会颁发「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2020」

奖项及荣誉
中大研究证实低剂量三环抗抑郁药有助改善难治性胃功能失调

中大研究证实低剂量三环抗抑郁药有助改善难治性胃功能失调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 埃克塞特大学环境持续与应变联合研究中心 进行亚洲首个「蓝色空间对身心健康」研究 发现「游湖看海」对身心有益

香港中文大学 – 埃克塞特大学环境持续与应变联合研究中心 进行亚洲首个「蓝色空间对身心健康」研究 发现「游湖看海」对身心有益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正式成立 结合全球跨学科力量 促进儿童健康和福祉

「香港中文大学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正式成立 结合全球跨学科力量 促进儿童健康和福祉

健康推广计划
中大率先将「文物观赏」融入医学教育 效法耶鲁医学院模式 提升观察及表达能力 裨益临床诊症

中大率先将「文物观赏」融入医学教育 效法耶鲁医学院模式 提升观察及表达能力 裨益临床诊症

教育
「中大赛马会齐心防癌计划」启动 免费为万名市民进行检测 研肥胖与多种癌症关系

「中大赛马会齐心防癌计划」启动 免费为万名市民进行检测 研肥胖与多种癌症关系

健康推广计划
港韩瑞三地学者联手研顶尖医学科技 创新纳米技术治疗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港韩瑞三地学者联手研顶尖医学科技 创新纳米技术治疗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国际合作
香港中文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结盟 共同研发创新医学科技治肠胃病

香港中文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结盟 共同研发创新医学科技治肠胃病

国际合作
中大研究发现本地每5名口咽癌患者1人感染HPV病毒 推公众筛查以了解口腔感染HPV情况

中大研究发现本地每5名口咽癌患者1人感染HPV病毒 推公众筛查以了解口腔感染HPV情况

研究
中大医科生研究发现本港高血压人士药物依从性未如理想 仅五成患者血压受控

中大医科生研究发现本港高血压人士药物依从性未如理想 仅五成患者血压受控

研究
中大医学院成功植入「脉冲产生器」医治胃酸倒流

中大医学院成功植入「脉冲产生器」医治胃酸倒流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欢迎政府资助大肠癌筛查 全港性大肠癌筛查计划结果显示约一成半参加者有癌症或癌前病变

中大欢迎政府资助大肠癌筛查 全港性大肠癌筛查计划结果显示约一成半参加者有癌症或癌前病变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提升消化道疾病诊治水平 造福人类健康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提升消化道疾病诊治水平 造福人类健康

研究
中大发现四成冠心病高危人士患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中大发现四成冠心病高危人士患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研究
中大发现脂肪肝患者患大肠瘜肉机会较高

中大发现脂肪肝患者患大肠瘜肉机会较高

研究
中大引进双球小肠镜治疗小肠疾病

中大引进双球小肠镜治疗小肠疾病

临床服务

我们的专家

医学院的许多专家都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专家名单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