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医学院肠胃科率领全球多国专家制定临床指引 以「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筛查大肠癌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肠胃科得蒙亚太胃肠病学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Gastroenterology,简称APAGE)、亚太消化内镜学会(Asian Pacific Society of Digestive Endoscopy,简称APSDE)支持,代表亚洲率领来自全球十多位专家学者於2022年制定使用「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进行大肠癌筛查的临床指引。研究早前已於国际著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Gut》(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Gut)发表。
大肠癌是香港第二常见的癌症。大肠癌病例於2020年的所有新发癌症中占15%,预计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未来数十年会持续上升,势将导致重大的公共衞生负担。大肠癌是少数癌症可以透过筛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香港衞生署於2016年推出大肠癌筛查先导计划,并於2018年恒常化推行。可惜只有少於百分之十五适龄人士接受检查,主要原因包括抗拒大肠镜检查以及大便隐血测试准绳度低。全球医疗界已开始研究使用更精准的「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作为大肠癌筛查的崭新方法,目的是减少低风险人士不必要的大肠镜检查,同时让高风险人士及早得到诊断。
非入侵性方式检测大肠癌灵敏度更高
是次研究团队系统性地审阅了近800篇相关医学文献,建议非入侵性生物标志适用於以下两类人士:
一、 大肠瘜肉风险一般,但希望知道患上大肠瘜肉风险人士;及
二、 大肠瘜肉风险较高,但抗拒接受大肠镜检查人士。
新一代的非入侵性筛查比隐血测试能更精准的检测大肠癌及其前期病变,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类,从而识别高风险人士进行大肠镜检查。研究团队制定的指引检视了现时各种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包括血液肿瘤基因标志、粪便肿瘤标志,以及粪便微生物标志。文章分析了国际文献,显示使用「血液基因」侦测大肠癌及癌前瘜肉的灵敏度偏低。而使用「粪便肿瘤标志」比较昂贵,亦未能有效检查癌前瘜肉。专家团队指出以粪便微生物标记物作筛查工具是一重大突破,因为这种新科技不单对大肠癌的灵敏度高,它还可以检测腺瘤性瘜肉及预测瘜肉切除后复发的可能性。透过改善肠道微生态还有望减低患上大肠癌的风险。
中大肠胃科正率领十多个国家进行多中心大型研究以进一步确定粪便微生物标志物於不同地区及民族的准确程度。经过专家的讨论,利用非入侵性方法检测大肠癌,对患者更便利,相信可大大提高市民参加大肠癌筛查的意欲。
中大医学院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教授表示:「目前虽然普遍使用大便隐血测试筛查大肠癌,但它对於瘜肉及早期肠癌的灵敏度很低。这方法更不应用於缺铁性贫血患者或出现急性腹泻的人士。新一代的血液或粪便肿瘤生物标志物或可以提高大肠癌检测的灵敏度。」
中大医学院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中心总监、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黄至生教授表示:「国际文献显示,肠道微生菌群如m3对侦测大肠癌及大肠瘜肉的灵敏度高,可作为更有效的大肠癌筛查工具。」
中大医学院裘槎医学科学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总监黄秀娟教授补充:「愈来愈多研究指出改善肠道微生态不单能降低大肠癌风险,亦可以提升整体健康及减低多种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