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conducts-interdisciplinary-study-on-gut-microbiota-in-pregnancy-to-reduce-risk-of-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n-babie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conducts-interdisciplinary-study-on-gut-microbiota-in-pregnancy-to-reduce-risk-of-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n-babies

中大「三岁定八十」跨学科研究 拆解怀孕期肠道微生态如何降低婴儿患炎症性肠病风险

婴幼儿期是调节肠道微生态以预防疾病的黄金时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正进行一项临床队列研究,以确定婴幼儿期的环境和饮食因素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与炎症性肠病的关联。这项研究将评估从怀孕期以至婴幼儿阶段的各项因素如何影响儿童的长远健康,以及如何应用於疾病风险预测、预防和治疗。患有炎症性肠病的孕妇参加这项研究,在她们怀孕期间以及其新生婴儿将会接受跨学科团队的特别护理。

 

中大医学院是肠道微生态及炎症性肠病研究的先驱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已知肠道微生态是炎症性肠病包括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患有此症的孕妇之中,她们的肠道细菌组合会出现变化,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减低,亦即肠道微生态失衡。

 

由肠胃科、妇科、儿科和微生物科专家组成的中大医学院科研团队,素来是研究肠道微生态和炎症性肠病的先驱。团队现正进行一个前瞻性的纵向研究 - MoMmy-CD (在克隆氏症组别和健康组别中,母婴间病毒组、真菌微生物和代谢物组的传递研究」),以了解婴幼儿期接触的因素如何影响孩子将来的长远健康,以及如何藉此预测他们的患病风险、预防和治疗方法,印证「三岁定八十」这个古老说法。

 

黄秀娟教授

黄秀娟教授鼓励更多患有炎症性肠病的妈妈加入「三岁定八十」研究,帮助科研人员发现潜在可改变的产前和产后因素,从而降低下一代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及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总监黄秀娟教授表示:「新证据显示,新生婴儿的肠道微生态在母亲腹中时已开始形成,这对启动婴儿的免疫系统和影响他们日后患上免疫疾病,例如炎症性肠病的风险,发挥著相当重要的作用。故此,科研人员正积极探究这些微生物的来源。」

 

克隆氏症母亲的肠道微生态影响婴儿的早期发育

 

克隆氏症普遍於患者儿童时期和刚成年时发病,可影响病人一生。此症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已发展国家的儿童人口,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年和儿童人口。克隆氏症确实的致病原因尚未明确,但有愈来愈多证据显示,孕妇的健康、围产期(即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间)接触的因素,以及婴幼儿期形成的肠道菌群,对儿童的免疫和代谢系统有着重要和长远的影响,有机会令他们更易患上克隆氏症或其他免疫疾病。


MoMmy-CD研究正招募罹患炎症性肠病的孕妇、其丈夫和婴儿参与。团队会跟进参加者的婴儿长达18个月,并广泛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和一系列的样本,包括父母粪便、唾液、胎盘、脐带血、胎粪、婴儿粪便和母乳。

是次研究的目的包括:

 

  • 帮助患有炎症性肠病的孕妇及其婴儿恢复健康的肠道微生态;
  • 为患有炎症性肠病的孕妇及其婴儿提供跨学科护理;
  • 找出与婴儿炎症性肠病风险相关的因素,从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谭永雄教授

谭永雄医生表示,婴幼期是透过改变肠道微生态来减低孩子日后患病风险的黄金时期。

初步数据显示,与健康母亲相比,患有炎症性肠病母亲的肠道菌群多样性较低。此外,团队还发现了一些可在怀孕期间从母亲传给孩子的微生物,例如炎症性肠病的母亲较容易将致病恶菌和真菌病原体传给胎儿,可增加婴儿患上肠道炎症及将来患炎症性肠病的风险。研究团队亦正在开发新的干预措施来调节肠道微生态,从而降低婴儿患病的风险。

 

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名誉临床教授谭永雄医生解释:「『三岁定八十』这个老生常谈的概念可以确实应用在婴孩的健康发展。愈来愈多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性可媲美人类的基因图谱。母亲的健康,包括饮食习惯和食物添加剂等环境因素,均会影响婴儿的肠道菌群。所以,在幼儿时期建立有益的肠道菌群,可以影响一生,对他们日后的健康带来长远和正面作用。」

 

现正招募研究参加者 冀将肠道菌群转化为预防孩子患病的药物

 

黄秀娟教授补充:「我们的目标是将肠道菌群转化为药物,从而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和负担。我们正应用最先进的技术来改善怀孕期间对母亲的护理,并更理想地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随著愈来愈多的证据支持肠道微生态对婴儿健康存在深远影响,我们鼓励更多患有炎症性肠病的妈妈加入我们的研究,帮助我们发现潜在可改变的产前和产后因素,从而降低下一代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

 

是次研究由The Leona M. and B. Helmsley Charitable Trust支持。

有兴趣了解MoMmy-CD研究详情,可致电6154 2979,或到此网页或扫描此二维码 QR code 查询。

黄小姐

育有4名孩子的黄小姐(中)本身是炎症性肠病患者,她希望透过参与「三岁定八十」研究,提供更多科研数据,帮助其他患有此病的患者。 

 

更多新闻稿

中大揭肠道微生态失衡为「炎症性肠病」致病关键 团队获近1,600万港元资助成立全球数据库 致力遏止全球个案上升

中大揭肠道微生态失衡为「炎症性肠病」致病关键 团队获近1,600万港元资助成立全球数据库 致力遏止全球个案上升

研究
婴儿肠道菌群影响一生 中大团队研「三岁定八十」之谜

婴儿肠道菌群影响一生 中大团队研「三岁定八十」之谜

研究
中大公布世界首个全球「炎症性肠病」於本世纪发病率及流行率系统性回顾研究 发现本港发病率於过去30年急升近30倍

中大公布世界首个全球「炎症性肠病」於本世纪发病率及流行率系统性回顾研究 发现本港发病率於过去30年急升近30倍

研究
中大伙澳洲专家研究东半球炎症性肠病 获近年最大研究资助金额 势揭肠道微生物群之谜

中大伙澳洲专家研究东半球炎症性肠病 获近年最大研究资助金额 势揭肠道微生物群之谜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患妊娠糖尿病孕妇肠道微生态改变 影响婴儿早期神经发育

中大研究揭示患妊娠糖尿病孕妇肠道微生态改变 影响婴儿早期神经发育

研究
中大利用肠道微生物开发精准工具诊断自闭症有助及早评估自闭风险  另一先导临床研究显示调节肠道微生态可缓解自闭症相关的焦虑症状

中大利用肠道微生物开发精准工具诊断自闭症有助及早评估自闭风险 另一先导临床研究显示调节肠道微生态可缓解自闭症相关的焦虑症状

研究
中大医学院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中大医学院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口服微胶囊活菌配方SIM01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研究
中大崭新技术 以粪便细菌基因侦测大肠癌及瘜肉复发 灵敏度逾九成

中大崭新技术 以粪便细菌基因侦测大肠癌及瘜肉复发 灵敏度逾九成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出优化肠道微生态有望提升新冠疫苗安全及成效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出优化肠道微生态有望提升新冠疫苗安全及成效

研究
中大发现新冠患者的肠道内缺乏可调节免疫力的益菌 八成新冠患者出现「长新冠」症状  肠道微生态失衡成关键

中大发现新冠患者的肠道内缺乏可调节免疫力的益菌 八成新冠患者出现「长新冠」症状 肠道微生态失衡成关键

研究
四成港人肠道微生态失衡情况与新冠患者类似 中大研发「微生态免疫力配方」证有效促进新冠患者康复  有望提升市民免疫力

四成港人肠道微生态失衡情况与新冠患者类似 中大研发「微生态免疫力配方」证有效促进新冠患者康复 有望提升市民免疫力

研究
中大全球首证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现失衡状况 成功研发益生菌配方平衡肠道微生态  有望增强免疫力

中大全球首证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现失衡状况 成功研发益生菌配方平衡肠道微生态 有望增强免疫力

研究
中大医学院两名杰出学者 获裘槎基金会颁发「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2020」

中大医学院两名杰出学者 获裘槎基金会颁发「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2020」

奖项及荣誉
香港和澳门的炎症性肠病新增个案高踞亚太区首三位 中大成立资料库助市民增加认知

香港和澳门的炎症性肠病新增个案高踞亚太区首三位 中大成立资料库助市民增加认知

研究
中大研究显示改善肠道微生态能缓解失眠

中大研究显示改善肠道微生态能缓解失眠

研究
黄秀娟教授成为全国首位女性医生科学家获选「新基石研究学者」其领导之新基石科学实验室将拆解饮食如何影响肠道微生态的「达文西密码」

黄秀娟教授成为全国首位女性医生科学家获选「新基石研究学者」其领导之新基石科学实验室将拆解饮食如何影响肠道微生态的「达文西密码」

奖项及荣誉
中大医学院两学者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成2024年「医学及兽医科学」仅有来自香港的学者

中大医学院两学者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成2024年「医学及兽医科学」仅有来自香港的学者

奖项及荣誉
中大研究证实其研发的口服微囊锁活菌微生态配方SIM03 有效纾缓儿童湿疹 改善患者生活质素

中大研究证实其研发的口服微囊锁活菌微生态配方SIM03 有效纾缓儿童湿疹 改善患者生活质素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发的SIM01微生态配方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研究结果刚发表於国际权威医学期刊 《刺针传染病学》

中大医学院研发的SIM01微生态配方有效纾缓新冠后遗症 研究结果刚发表於国际权威医学期刊 《刺针传染病学》

研究
中大医学院成功研发新技术MOZAIC提升肠道微生物移植成效 与医管局合作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中大医学院成功研发新技术MOZAIC提升肠道微生物移植成效 与医管局合作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研究
中大医学院黄秀娟教授成香港首位医生科学家获选为新基石研究员

中大医学院黄秀娟教授成香港首位医生科学家获选为新基石研究员

奖项及荣誉
中大医学院发现可预测新冠疫苗长期药效的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标记

中大医学院发现可预测新冠疫苗长期药效的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标记

研究
中大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是柏金逊病非常早期的风险因素 有望为预防、介入和治疗柏金逊及其他脑退化病带来新方向

中大发现肠道微生态失衡是柏金逊病非常早期的风险因素 有望为预防、介入和治疗柏金逊及其他脑退化病带来新方向

研究
中大医学院肠胃科率领全球多国专家制定临床指引 以「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筛查大肠癌

中大医学院肠胃科率领全球多国专家制定临床指引 以「非入侵性生物标志物」筛查大肠癌

研究
中大医学院进行亚洲最大型长新冠研究 推算生殖系统徵状如性功能障碍困扰逾40万港人

中大医学院进行亚洲最大型长新冠研究 推算生殖系统徵状如性功能障碍困扰逾40万港人

研究
裘槎医学科学教授黄秀娟教授就职演讲: 「众里寻『它』千百度」

裘槎医学科学教授黄秀娟教授就职演讲: 「众里寻『它』千百度」

奖项及荣誉
中大医学院、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及香港科技园公司合办「微生态峰会2023」打造香港成亚太区肠道微生态创新医药枢纽

中大医学院、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及香港科技园公司合办「微生态峰会2023」打造香港成亚太区肠道微生态创新医药枢纽

研讨会
中大调查发现半数香港孕妇怀孕初期钠摄取超标

中大调查发现半数香港孕妇怀孕初期钠摄取超标

研究
大型临床研究证中大肠道微生态配方 (SIM01) 能减新冠及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风险

大型临床研究证中大肠道微生态配方 (SIM01) 能减新冠及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风险

研究
中大医学院获医管局支持开展香港首个大型长新冠研究 协助政府策划更全面的长新冠医疗服务

中大医学院获医管局支持开展香港首个大型长新冠研究 协助政府策划更全面的长新冠医疗服务

研究
中大医学院全球首证有「长新冠型肠道微生态」利用肠道微生态可准确预测、诊断及治疗「长新冠」

中大医学院全球首证有「长新冠型肠道微生态」利用肠道微生态可准确预测、诊断及治疗「长新冠」

研究
中大港大联合研究发现「青春双歧杆菌」可加强新冠疫苗成效

中大港大联合研究发现「青春双歧杆菌」可加强新冠疫苗成效

研究
中大发现自闭症儿童肠道微生态发展迟缓 粪便细菌基因可及早识别患者

中大发现自闭症儿童肠道微生态发展迟缓 粪便细菌基因可及早识别患者

研究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幼儿成为新冠病毒「隐形传播者」的风险不容忽视 病毒载量及带活性病毒的比例偏高  持续带活性病毒的时间极长

中大医学院研究指幼儿成为新冠病毒「隐形传播者」的风险不容忽视 病毒载量及带活性病毒的比例偏高 持续带活性病毒的时间极长

研究
中大证新冠婴孩患者粪便带病毒 可成隐形传播者  成立新冠病毒检测中心  致力为婴幼儿作粪便检测

中大证新冠婴孩患者粪便带病毒 可成隐形传播者 成立新冠病毒检测中心 致力为婴幼儿作粪便检测

研究
中大研究警示怀孕妇女注意体重增幅

中大研究警示怀孕妇女注意体重增幅

研究
中大成立亚洲首间「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

中大成立亚洲首间「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

研究
中大公布全球首个幽门螺旋菌流行病学大型分析 揭全球44亿人感染 亚洲包括香港逾半人口为带菌者

中大公布全球首个幽门螺旋菌流行病学大型分析 揭全球44亿人感染 亚洲包括香港逾半人口为带菌者

研究
中大建议所有孕妇作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 全港两成孕妇患妊娠糖尿 研究发现其子女糖尿病风险为同龄儿童3倍

中大建议所有孕妇作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 全港两成孕妇患妊娠糖尿 研究发现其子女糖尿病风险为同龄儿童3倍

研究
中大全球首项研究确认新大肠癌高风险群组

中大全球首项研究确认新大肠癌高风险群组

研究
中大研究「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治愈率为传统抗生素治疗的3倍

中大研究「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治愈率为传统抗生素治疗的3倍

研究

我们的专家

医学院的许多专家都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专家名单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