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腸道微生物移植」治療難辨梭菌感染 治癒率為傳統抗生素治療的3倍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腸胃科團隊於今年初起利用「腸道微生物移植」治療感染難辨梭菌的嚴重患者,結果顯示治癒率達85%以上,比傳統抗生素治療的成效顯著為高。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將會繼續進行一系列臨床研究,將這種療法應用於腸易激綜合症、潰瘍性結腸炎症等其他消化疾病,期望能收集更多資料和數據,以進一步確定治療方法的成效及應用範圍。
【難辨梭菌感染】
人體內有100兆腸道微生物,主要分為具保護性及具侵略性兩種,俗稱為「好」與「壞」的腸道微生物。若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失衡,好的腸道微生物不足以制衡壞的腸道微生物,當難辨梭菌病毒入侵時,便有機會引起感染。
難辨梭菌感染是最常見的醫院內腸道感染,高危群組包括長者、慢性疾病、炎症性腸病或常服抗生素的病人。難辨梭菌感染的發病率在過往幾年有上升趨勢,以威爾斯親王醫院為例,難辨梭菌感染發病率於2009至2013年間增加了約3倍,現時平均每月約有15至20宗新增個案,即幾乎每隔一、兩天便有新發病例。
【難辨梭菌感染的治療方法及嚴重性】
難辨梭菌感染的症狀包括發燒、腹痛及腹瀉等,現時患者主要靠服用抗生素來制衡病菌,但因藥物同時有機會破壞好的腸道微生物,引致腸道微生物生態失衡,所以復發率較高。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黃曦醫生表示:「根據我們過往經驗,難辨梭菌感染的患者中,約有20%為難治性疾病及超過10%使用抗生素治療後仍會復發。重症患者可能會出現脫水、中毒性巨結腸及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甚至會有約25%重症患者於60天內死亡。」
【腸道微生物移植】
中大腸胃科團隊於2013年率先把「腸道微生物移植」引入本港,用以治療復發性難辨梭菌感染。程序包括先向健康人士收集約50至100克糞便,加入生理鹽水稀釋及經精密濾網去除不必要微細殘留物後,透過由鼻孔伸延至小腸的喉管、胃鏡或腸鏡等不同方法移植給患者。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林朗昕醫生指出:「我們對腸道微生物移植捐贈者的身體狀況要求比捐血更嚴謹;捐贈者需要先經篩查,確認沒有已知的慢性傳染病,以及其他腸胃、免疫系統及代謝性疾病。之後,我們會再為捐贈者進行抽血及糞便樣本化驗,確定沒有其他傳染病,才會接納其捐贈。」
【最新研究結果】
自2015年年初起,中大針對症狀嚴重的難辨梭菌感染患者進行研究,隨機把15位病人分成兩組治療,初步結果如下:
治療方法 | 病人 (數目) | 痊癒個案 | 治癒率 |
接受腸道微生物移植 | 7 | 6 (*餘下1位在接受第二次移植後痊癒) | 85.7% |
使用傳統抗生素治療 | 8 | 2 | 25.0% |
研究結果顯示,「腸道微生物移植」的療效更為顯著,治癒率約為傳統方法的3倍多。接受移植的病人當中,兩位曾報告有腹脹等輕微不適情況,但症狀於一、兩天後已消失。另外,其中一位使用抗生素而療效不佳的病人,其後改為接受「腸道微生物移植」,病情現已得到改善。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黃秀娟醫生總結:「微生物移植有助回復腸道微生物生態平衡,對於其他疾病包括腸易激綜合症、代謝疾病和自身免疫症等亦具有治療潛力。因此,我們目前已展開硏究,應用腸道微生物移植於治療腸易激綜合症,以進一步確定此方法對不同消化疾病的治療成效,期望讓更多病人受惠。」
為收集更多臨床資料和數據,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將會招募健康人士接受檢測作捐贈者。有興趣的市民可通過電子郵件把聯絡資料傳送至digestivehealth@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