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成立「張金菱治療柏金遜綜合症研究中心」 跨學科研嶄新方法 減慢柏金遜病程 2019年4月11日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獲張金菱女士慷慨捐款,成立治療柏金遜綜合症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並取意在今天-世界柏金遜日(4月11日)揭幕。此研究中心旨在聯合不同專科的專家,研究可延緩柏金遜綜合症的治療及預防方法。柏金遜病及腦小血管病是會引致柏金遜綜合症的常見疾病,研究中心將建立早期柏金遜病及腦小血管病的華人患者登記冊,以助發掘準確的生物標記和診斷方法,預測和監察早期病程發展。團隊亦建造了香港首部針對腦小血管病特製的「活體多光子顯微鏡」,將有助發展可延緩腦小血管病的新療法。
中大醫學院獲張金菱女士(左六)慷慨捐款,成立治療柏金遜綜合症研究中心,並取意在世界柏金遜日(4月11日)揭幕。圖右二起為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石林博士、研究中心執行委員張繼輝博士、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教授、研究中心主任莫仲棠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中大副校長陳偉儀教授、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浩醫生,以及(左二)研究中心執行委員陳然欣醫生。
中大醫學院成立「張金菱治療柏金遜綜合症研究中心」,聯合跨專科的專家,研究可延緩柏金遜綜合症的治療及預防方法。(左起) 研究中心執行委員張繼輝博士、中心副主任高浩醫生、中心主任莫仲棠教授,以及中心執行委員陳然欣醫生。
全球有610萬名柏金遜病患者 三分一本港長者腦內潛伏腦小血管病
柏金遜綜合症的病徵於逾二百年前(1817年)由詹姆士柏金遜醫生 (Dr. James Parkinson) 提出,包括行動緩慢,伴隨四肢僵硬、震顫及/或步履不穩等。最普遍的柏金遜綜合症成因是原發性柏金遜病,亦即第二普遍的腦神經退化疾病,以及腦小血管病。現時,估計全球有610萬名柏金遜病患者,在中國和香港則分別有170萬及1.2萬名患者;隨著人口老化,預計患者人數於未來20年內將倍增。而腦小血管病的發病率更高,本港約有三分之一長者的腦內潛伏著腦小血管病,令很多長者出現行動緩慢和步履不穩等情況;腦小血管病更會引致中風和認知障礙症。
捐款人張金菱女士 於中心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不只香港,柏金遜綜合症正影響着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患者和家庭,我希望藉着成立此研究中心,在治療柏金遜綜合症的研究上有所突破,惠及這些患者和家庭。」
中大副校長陳偉儀教授 表示:「人口老化連帶柏金遜綜合症將大大增加社會負擔,這個研究中心的出現非常合時。我們相信這筆捐款體現中大對柏金遜綜合症研究的願景,包括推進對病情的管理、減輕患者及其家人的痛苦,以及培育未來於這方面的優秀科學家。」
多個專科的專家攜手對抗柏金遜綜合症
儘管柏金遜綜合症的治療在過去二百年來有不少突破,但現時仍未有可以延緩柏金遜病和腦小血管病的有效治療方法。張金菱治療柏金遜綜合症研究中心主任、中大莫慶堯醫學教授、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莫仲棠教授 表示:「對抗柏金遜綜合症的最大挑戰,是要研發嶄新及可改變病程的藥物,並於發病的最早階段用藥。」
研究中心將聯合不同專科的研究員(包括臨床科學家、腦神經科醫生、精神科醫生、腦神經科學家、放射學家及工程師)共同應對這個挑戰。研究團隊將集中破解柏金遜病和腦小血管病的病發機制,並研發相關的早期檢測方法和治療,以減慢病程發展。
莫仲棠教授表示,現時應對柏金遜綜合症的最大挑戰,是要研發嶄新及可改變病程的藥物,並於發病的最早階段用藥。
香港首個特製「多光子顯微鏡」 專門拆解腦小血管病發病機制
基於亞洲和香港於腦小血管病的基礎研究十分缺乏,研究團隊建造了全港首部針對腦小血管病病理研究而特製的「活體多光子顯微鏡」。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及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腦神經科轉化神經科學組主任高浩醫生 解釋:「透過這個系統,我們可以在有腦小血管病的活體動物模型內同時量度腦神經元及腦血管的變化,了解此病於腦血管內的結構性和功能性改變;結合單細胞基因學技術,我們將可更了解腦小血管病最根本的發病機制。這對我們將來發展可延緩病程的治療方法尤其重要。」研究團隊亦建造了其他細胞和動物實驗室以進行柏金遜病和腦小血管病的基礎研究。
中大醫學院建造了全港首部針對腦小血管病病理研究而特製的「活體多光子顯微鏡」,了解相關發病機制,對將來發展可延緩病程的治療方法尤其重要。
中大醫學院建造全港首部針對腦小血管病病理研究而特製的「活體多光子顯微鏡」。
成立華人早期柏金遜病及腦小血管病登記冊
研究中心執行委員、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腦神經科柏金遜及運動障礙組主任陳然欣醫生 表示:「隨著病程發展,柏金遜病除了因多巴胺神經元消失而影響四肢活動,亦普遍會引致認知及行為問題等非運動障礙,令病情惡化。然而,現有的治療,例如多巴胺藥物和腦深層刺激手術治療,主要幫助改善運動症狀;當柏金遜症狀出現時,其實約50%至80%的多巴胺神經元已經消失。若可於退化程度較輕時提前斷症並及早介入,將有更高機會延緩病程發展及預防運動障礙症狀的出現。」
有見及此,研究中心將設立華人早期柏金遜病及腦小血管病登記冊,以收集早期患者的數據,例如「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已被視為柏金遜病的其中一個前期症狀。研究中心執行委員、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助理教授張繼輝博士 補充:「在這次合作中,我們的目標是發掘準確的生物標記和診斷方法,例如臨床、全基因組排序、腸道微生物及腦影像分析等,以了解基因和其他假設的疾病相關因子,並預測及監察華人柏金遜病患者的早期病程發展。」團隊亦會運用由此中心的首席研究員、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助理教授石林博士 發明的一個嶄新「磁力共振後期處理技術 (AccubrainTM) 」,自動量化於早期柏金遜病的不同腦體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