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腸胃科率領全球多國專家制定臨床指引 以「非入侵性生物標誌物」篩查大腸癌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腸胃科得蒙亞太胃腸病學會(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of Gastroenterology,簡稱APAGE)、亞太消化內鏡學會(Asian Pacific Society of Digestive Endoscopy,簡稱APSDE)支持,代表亞洲率領來自全球十多位專家學者於2022年制定使用「非入侵性生物標誌物」進行大腸癌篩查的臨床指引。研究早前已於國際著名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Gut》(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Gut)發表。
大腸癌是香港第二常見的癌症。大腸癌病例於2020年的所有新發癌症中佔15%,預計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未來數十年會持續上升,勢將導致重大的公共衞生負擔。大腸癌是少數癌症可以透過篩查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香港衞生署於2016年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並於2018年恆常化推行。可惜只有少於百分之十五適齡人士接受檢查,主要原因包括抗拒大腸鏡檢查以及大便隱血測試準繩度低。全球醫療界已開始研究使用更精準的「非入侵性生物標誌物」作為大腸癌篩查的嶄新方法,目的是減少低風險人士不必要的大腸鏡檢查,同時讓高風險人士及早得到診斷。
非入侵性方式檢測大腸癌靈敏度更高
是次研究團隊系統性地審閱了近800篇相關醫學文獻,建議非入侵性生物標誌適用於以下兩類人士:
一、 大腸瘜肉風險一般,但希望知道患上大腸瘜肉風險人士;及
二、 大腸瘜肉風險較高,但抗拒接受大腸鏡檢查人士。
新一代的非入侵性篩查比隱血測試能更精準的檢測大腸癌及其前期病變,對患者進行風險分類,從而識别高風險人士進行大腸鏡檢查。研究團隊制定的指引檢視了現時各種非入侵性生物標誌物,包括血液腫瘤基因標誌、糞便腫瘤標誌,以及糞便微生物標誌。文章分析了國際文獻,顯示使用「血液基因」偵測大腸癌及癌前瘜肉的靈敏度偏低。而使用「糞便腫瘤標誌」比較昂貴,亦未能有效檢查癌前瘜肉。專家團隊指出以糞便微生物標記物作篩查工具是一重大突破,因為這種新科技不單對大腸癌的靈敏度高,它還可以檢測腺瘤性瘜肉及預測瘜肉切除後復發的可能性。透過改善腸道微生態還有望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中大腸胃科正率領十多個國家進行多中心大型研究以進一步確定糞便微生物標誌物於不同地區及民族的準確程度。經過專家的討論,利用非入侵性方法檢測大腸癌,對患者更便利,相信可大大提高市民參加大腸癌篩查的意欲。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表示:「目前雖然普遍使用大便隱血測試篩查大腸癌,但它對於瘜肉及早期腸癌的靈敏度很低。這方法更不應用於缺鐵性貧血患者或出現急性腹瀉的人士。新一代的血液或糞便腫瘤生物標誌物或可以提高大腸癌檢測的靈敏度。」
中大醫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總監、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至生教授表示:「國際文獻顯示,腸道微生菌群如m3對偵測大腸癌及大腸瘜肉的靈敏度高,可作為更有效的大腸癌篩查工具。」
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補充:「愈來愈多研究指出改善腸道微生態不單能降低大腸癌風險,亦可以提升整體健康及減低多種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