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发现半数受访儿童癌症康复者曾使用替代补充疗法 或存在「药疗相互作用」风险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半数受访儿童癌症康复者曾使用替代补充疗法。如康复者同时使用替代补充疗法和慢性疾病药物治疗,有三分之一存在「药疗相互作用」的风险,相关结果已於国际医学期刊《Journal of Cancer Survivorship》发表。中大医学院的跨专业团队目前正为儿童癌症康复者及其照顾者设计正确应用替代补充疗法的教育材料,预期於2021年7月完成。
最普遍使用的替代补充疗法为中医药和天然保健品
患癌儿童在治疗期间有机会出现急性和延迟性的不良反应,在康复期仍会长时间受到影响。是项研究访问393名在威尔斯亲王医院儿童肿瘤科的参加者,其中包括193名儿童康复者的父母及200名成年康复者,超过一半以上的受访者(52.2%)曾使用替代补充疗法改善健康。常见替代补充疗法包括中药、天然保健品、非口服疗法(如针灸)等,当中有三分之一以上(36.6%)曾使用至少两种替代补充疗法。最普遍使用的替代补充疗法是中医药和天然保健品(例如维他命和鱼油)。研究人员更发现,只有少数受访者在使用替代补充疗法前会谘询肿瘤科医生。
同时使用替代补充疗法和西药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
研究团队透过参考多个专业数据库中的资料,评估药物和替代补充疗法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在69名康复者中,大约三分之一(30.4%)同时使用替代补充疗法和西药处方的组合存在中等程度的相互作用风险。相互作用风险有机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例如同时使用鱼油和抗凝血西药华法林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而使用中药当归可能会影响雌激素替代疗法的药效等。不过,草药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非一定造成负面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亦可能具有正面的作用。肿瘤科医生、肿瘤科药剂师、中医师及替代补充疗法的从业者之间需要跨专业合作,为康复者提供有关替代补充疗法的建议和癌症的综合护理。
是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中大医学院药剂学院助理教授张彦婷教授表示:「不少香港的儿童癌症康复者都使用替代补充疗法。我们鼓励康复者及其家人与医护人员讨论使用替代补充疗法的情况,尤其是正在接受长期药物治疗的康复者。」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香港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李志光教授指出:「儿童肿瘤科医生虽然不一定充分掌握替代补充疗法的知识,但临床上亦应注意康复者的需要,积极与康复者及其家人沟通。我们希望在不久将来可以建议患者或康复者使用综合疗法或转介服务渠道。 」
药剂学院、儿科学系及中医学院跨专业进行研究 冀将知识转移
研究团队最近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医药发展基金支助,开展一项知识转移项目,推行「促进儿童癌症康复者安全有效使用中药」的教育计划。首场网上讲座已於2021年4月15日顺利举行,共有100多名儿童癌症患者或康复者、家长、医护人员和公众参与。是次讲座由中大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务中心中医服务主管欧国贤注册中医师主讲, 欧医师向参加者分享与癌症相关的中医理论,并提供实用食疗建议 (https://bit.ly/TCMTalk2021)。研究团队目前正设计教育材料,指导儿童癌症康复者和其照顾者正确使用替代补充疗法,预期在2021年7月完成。
中大医学院中医学院助理讲师官可祈博士表示:「中医食疗和保健运动一般都是安全的,但是患者如不当使用中草药则有机会导致不良反应。患者在决定使用相关产品前应谘询注册中医师的意见。」
在香港,不同年龄的癌症患者和康复者使用替代补充疗法日趋普遍。机构如医院管理局三方协作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中大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务中心、中大中医专科诊所暨临床教硏中心等的成立旨在为病患提供中医诊疗服务。进行是项研究的中大医学院团队期望未来能使用临床数据评估综合癌症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是项研究的研究人员亦包括中大医学院药剂学院高级讲师余南瑛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林骏炘注册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