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medicine-s-nationwide-multicentre-study-on-acute-lymphoblastic-leukaemia-establishes-a-new-biomarker-to-inform-relapse-risk-and-treatment-strategie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medicine-s-nationwide-multicentre-study-on-acute-lymphoblastic-leukaemia-establishes-a-new-biomarker-to-inform-relapse-risk-and-treatment-strategies

中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全国性多中心研究 证实新生物标志物助预测复发风险 提供治疗新策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简称ALL)是最常见的儿童癌症。现行的治疗方案以风险分层为基础,医生因应患者的疾病风险调节化疗的强度,以平衡药效和毒性。虽然整体治愈率已达九成,但患者的治疗效果仍然存在很大差异。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进行了一项全国性多中心研究,证实CD9蛋白与ALL病童的预后有密切关联,可作为预测复发风险的独立生物标志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指引。研究结果已发表於国际医学期刊Leukemia。   

 

Professor Li Chi-kong, Professor Albert Li and Professor Leung Kam-tong

中大医学院进行了一项全国性多中心研究,证实CD9蛋白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联,可作为预测复发风险的独立生物标志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指引。(左起)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研究教授李志光教授、系主任兼中大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所长李民瞻教授及助理教授梁锦堂教授。  

新发现令ALL病童的预后判断更精准

 

ALL占所有儿童癌症约30%,当中九成为B细胞白血病(B-ALL),一成属T细胞白血病(T-ALL)。香港每年约有50个ALL新症,全国则约有15,000个。

 

 

标准的ALL治疗为化疗或配合骨髓移植,病童的整体治愈率已达九成。医生采用以疾病风险分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根据病童治疗前的临床和病理特徵,以及早期治疗反应进行分级,给予高风险患者高强度化疗,低风险患者则降低强度,令ALL成为其中一种治愈率最高的儿童癌病。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研究教授李志光教授表示:「ALL患者即使属於相同的风险层,治疗反应仍然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致力寻找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以提供预后判断,为病童制订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Prof Leung and Prof Li

(左)梁锦堂教授解释,透过检测癌细胞表面有否携带CD9,有助揪出最高复发风险的ALL病童,为治疗方案提供指引。

(右)李志光教授表示,CD9对预测ALL病童复发风险的指导意义刚确立,中大与内地合作研究团队正就相关临床治疗研究方案进行下一阶段研究。

检测CD9有助识别真正高危的ALL病人

 

该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曾於2020年发表一项本地单中心研究成果,显示一种名为CD9的蛋白或许能成为揭示ALL病童预后情况的生物标志物。团队发现B-ALL患者癌细胞内的CD9表达存在异质性和亚型特异性,如结合其他高风险因素分析,能有效预测患者的复发风险,但需要进行更大型的研究才能确认CD9对於ALL的真正临床价值。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助理教授梁锦堂教授解释:「CD9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早期研究指出CD9参与多种细胞活动,如细胞迁移、黏附和分化,而其表达水平与多种癌症的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Prof. Albert Li

李民瞻教授表示,中大医学院在儿童白血病研究方面达全球顶尖水平。团队期望研究成果可以改变治疗模式,成就更精准的治疗,将儿童白血病的治愈率推至百分百,没有任何一个儿童再因此而死亡。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系主任兼中大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所长李民瞻教授表示:「中大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一直致力就儿童癌症进行各种尖端研究,透过科研守护儿童健康。由於国内的ALL病童人数远高於香港,可提供更庞大的医疗数据让我们进一步验证CD9判断ALL预后的能力,因此,团队於2021年开展全国性多中心研究,探讨CD9对ALL病童的影响,乃全球同类临床研究中最大型。研究结果对本港、内地以至全球的儿童ALL白血病治疗影响深远。」

中大圑队联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沈树红教授团队及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裴正康教授,结集全国20间医院及医疗中心於2015年至2019年间接受统一治疗的3,781个ALL病例,就其CD9表达、临床及病理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以了解CD9如何影响ALL预后。结果总结如下:

 

  • 88.5%的B-ALL患者广泛呈现高CD9表达,T-ALL患者呈CD9阳性则只有27.9%
  • 在B-ALL患者中,CD9呈阳性的比呈阴性的预后较差,五年无事故存活率较低,累积复发率是前者的两倍;但同类情况未见於T-ALL患者
  • 团队进一步按患者的疾病风险层级分析,发现有中至高疾病风险、CD9呈阳性的B-ALL患者情况最危险,5年内累积复发率高达23.1%;CD9阴性患者则只有10.5%
  • 化疗后有微小残留病灶或带有BCR-ABL1变异的患者若同时呈CD9阳性,会大幅增加复发率,他们很可能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或接受其他创新治疗

 

梁教授总结:「我们的研究证明,CD9能够作为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协助识别真正高危的ALL病人,为极高危患者尽早判断疾病预后,找寻合适的治疗方案,降低他们复发的风险,提高整体生存率。我们建议将CD9纳入常规的儿童癌症检测项目,这对疾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ALL病童的风险分层及治疗提供新指引。」

更多新闻稿

中大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成功结合药物及基因测试 实现「精准个人化治疗」 为难治型儿童血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中大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成功结合药物及基因测试 实现「精准个人化治疗」 为难治型儿童血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正式成立 结合全球跨学科力量 促进儿童健康和福祉

「香港中文大学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正式成立 结合全球跨学科力量 促进儿童健康和福祉

健康推广计划
中大医学院建立「鱼类过敏阶梯」系统 为鱼过敏患者提供循证的个人化戒口建议

中大医学院建立「鱼类过敏阶梯」系统 为鱼过敏患者提供循证的个人化戒口建议

研究

我们的专家

医学院的许多专家都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专家名单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