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長盧煜明教授與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獲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校長盧煜明教授與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今年獲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以表揚他們在臨床醫療及醫學創新領域的傑出成就,以及為全球健康福祉所作出的非凡貢獻。
「無創產前檢測之父」盧煜明教授

中大校長盧煜明教授
盧煜明教授現任中大校長、李嘉誠醫學講座教授及化學病理學講座教授。他於1997年加入中大,同年發表孕婦的血漿內存有高濃度的胎兒DNA,奠定了無創產前診斷技術(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的重要基礎。盧教授及其團隊後來研發了唐氏綜合症的無創檢驗方法,成功將以DNA分析為本的「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從科學研究層面應用至臨床診斷,現時已被超過100個國家廣泛採用,全球已有超過一億名孕婦受惠。近年盧教授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功將DNA測序技術應用至癌症檢測,以非入侵性方法找出癌症基因組中多種類型的改變,把癌症液體活檢推進至全基因組時代。最近盧教授的科研團隊更成功研發出一種能偵測多種癌症的血液測試,並推出作臨床應用。
盧教授的研究成果對全球醫學科學界影響深遠,屢獲國際殊榮,當中包括於2011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2013年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4年獲費薩爾國王國際醫學獎、2015年成為首位獲頒美國臨床化學協會Wallace H. Coulter講學獎的華人、2016年獲頒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及被譽為「諾貝爾獎預測指標」的「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2019年成為首位華人科學家獲頒「復旦—中植科學獎」,及2021年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及成為史上首名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科「皇家獎章」華人得主。2022年,盧教授更獲頒被譽為「美國最高榮譽生物醫學科學獎」的「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研究」。2023年,他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及首屆「騰衝科學大獎」得獎人。他在2024年更成為獲頒「希門尼斯-迪亞斯講座獎」殊榮的首位華人學者。2025年,他獲授予Richard B. Johnston, Jr.醫學博士獎⸺發育生物學。
盧教授表示:「我十分榮幸獲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這對我的科研工作是極大的鼓舞。我們透過無創產前診斷技術幫助全球孕婦,讓產前檢測變得更安全和精確,這是我科研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未來我會致力與全球科研同儕攜手努力,推進全球醫療健康發展,將更多尖端科研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造福世界。」
國際內視鏡及機械人手術先驅趙偉仁教授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
趙偉仁教授現任中大醫學院院長、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中大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主任,以及香港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內鏡中心總監。他是國際知名的上消化道外科專家,更是創新內鏡及機械人手術的先驅。趙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食道癌治療、微創和機械人食道切除 、診斷及治療早期腸胃癌的新型內鏡技術,內鏡手術及腔道手術的機械技術等。趙教授在內鏡手術發展屢創先河。2004年,趙教授在香港率先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治療早期胃腸癌;2010年進行香港首宗經口內鏡食道賁門切開術(POEM);2011年開創全球首宗機械人胃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2020年再創全球首宗機械人輔助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大腸癌。
趙教授發表了近400篇論文和六篇書籍章節,近期以全球首項利用內鏡機械人進行大腸黏膜下剝離術的臨床研究文章,獲國際著名醫學期刊《Endoscopy》頒發最創新研究論文獎(Most Innovative Paper Award)。趙教授曾領導多個專業學會,在推動教育及跨界合作方面不遺餘力,包括曾任香港消化系內視鏡學會及亞洲內視鏡與腹腔鏡外科醫學會(ELSA)會長。2013年,他亦創立Asian Novel Bio-Imaging & Intervention Group(ANBIIG),推動亞太地區早期腸胃癌診斷的培訓工作。趙教授的研究成果備受國際認可,屢獲殊榮,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教育部技術進步二等獎、美國消化疾病周最佳論文、美國胃腸鏡內鏡世界盃內窺鏡檢查一等獎,更先後獲選亞太消化周新領袖及全球傑出華人青年等。趙教授曾兩度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頒評判嘉許特別金獎以及香港(創新)精神獎。2023年,他獲選為歐洲內鏡外科協會名譽會員,及後更獲頒發倫敦帝國學院哈姆林醫療機械人研討會「卡爾史托斯-哈羅德霍普金斯金內鏡獎」。
趙教授表示:「我非常榮幸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這項榮譽是對我團隊和研究夥伴努力和創新精神的重大肯定。今年中大醫學院在多項全球排名中躋身世界前25位,更是當中最年輕的醫學院,充分印證中大醫學院秉持『至臻至美』的願景,匯聚世界頂尖人才,展現卓越的學術成就及革命性的科研成果。」
歐洲科學院簡介
歐洲科學院成立於1988年,是歐洲一所非政府的學術機構,由具廣泛代表性的科學、人文,及文學學院組成。歐洲科學院目前有逾5,500名院士,當中包括近90位諾貝爾獎得主。科學院致力推動人文、法律、經濟、社會、政治科學、數學、醫學,以及所有自然和技術科學等相關的學術發展,並以促進公眾教育的發展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