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证实抑郁症与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共病患者的直系亲属更易出现脑退化徵状 研究发现为促进精准精神医学和预防脑退化疾病提供新见解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进行了一项家庭研究,以调查重度抑郁症(重郁症)、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ur disorder,RBD,又称发梦期梦游)和脑退化疾病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与没有RBD的重郁症患者家庭和没有精神病患者家庭的对照组相比,重郁症共病RBD患者的直系亲属有较高出现脑退化徵状的风险,揭示了抑郁症具异质性,其中共病RBD的抑郁症可独立视为一种与脑退化密切相关的抑郁症亚型。团队表示研究发现有助促进精准精神医学,以及为精神病患者寻找预防脑退化疾病的方案。研究结果已发表於国际期刊《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
抑郁症共病RBD常见但缺乏研究
重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患者不但出现情绪困扰及行为障碍,长远更有患上柏金逊病和认知障碍症的风险,当中发病机制尚有待了解。不少精神病患者,特别是重郁症患者,同时患有RBD,有说法指这是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又或是典型特发性RBD的亚型。典型特发性RBD是突触核蛋白病变的先兆期,患者将进展为柏金逊病及路易体认知障碍等脑退化疾病。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在去年於同一国际期刊发表的早期研究发现,每11个重郁症患者中就有1人经睡眠检查确诊患有RBD,发病率比一般人高近10倍。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研究助理教授黄蓓教授表示:「重郁症病人同时患有RBD是颇普遍的现象。重郁症RBD共病患者比一般重郁症患者携有较多脑退化前期生物标记及病徵,例如嗅觉缺陷、色盲和纹状体多巴胺传递减少。这些发现都表明,重郁症共病RBD患者有更高的脑退化风险。」
通过家庭研究设计确认精神病共病RBD的脑退化风险
为进一步确认与精神病共病RBD相关的脑退化风险,中大精神科学系团队用了四年时间进行一项家庭研究,比较患有RBD和没有RBD的精神患者亲属出现突触核蛋白病变特徵的发生率。他们招募了1,371名参加者,包括没有精神病患的直系亲属(健康对照组)、精神病患者的直系亲属(精神病患对照组),以及精神病共病RBD患者的直系亲属(精神病共病RBD组)。
结果发现,「精神病共病RBD组」在多项突触核蛋白病变特徵上,都比「健康对照组」和「精神病患对照组」出现较高发病比例。特徵包括经睡眠检查确诊RBD及其主要病徵、脑退化前期生物标记,确诊柏金逊病或认知障碍症。这些发现为精神病共病RBD患者家庭出现脑退化病徵的病理提供启示。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名誉博士后研究员王静博士表示:「研究结果证明,精神病共病RBD不能单纯视为药物引发的现象,而是具有潜在的脑退化疾病成因。基於与家庭聚集性,以及脑退化病徵相关,我们有理由相信精神病RBD是典型特发性RBD的一种变异体。」
由RBD衍生的抑郁症亚型
另一方面,研究数据显示没有RBD的精神病患者亲属,并没有显著的脑退化风险,这表明抑郁症的病因可能存在差异。团队认为重郁症共病RBD可能是一种抑郁症亚型,其特徵是后发性和带有严重的抑郁徵状,并与潜在的脑退化病徵有关。而没有RBD的重郁症是另一种亚型,属於早发性及与家庭聚集性相关的抑郁症,但没有明显与突触核蛋白病变相关的脑退化疾病风险。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系主任荣润国教授表示:「此项研究不但厘清了精神病共病RBD的特徵以作独立诊断,还揭示了经睡眠检查确诊RBD的抑郁症患者带有潜在脑退化风险,可视为一种抑郁症亚型。从脑退化症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有系统地识别患有RBD的精神病患者,尤其是重郁症患者,优先为这些患者采取预防脑退化的干预措施。从精神病管理的角度来看,共病RBD的精神病可定义为一种亚型,以提供最适切的治理方案,并促进精准精神医学。」
抑郁症、柏金逊病和RBD的背景
香港目前有超过30万名抑郁症患者和1.2万名柏金逊病患者。抑郁症病人患上柏金逊病的可能性比没有抑郁症的人士估算高1.5倍至3倍。
柏金逊病有长达10至20年的先兆期,患者会渐渐出现行动障碍和认知障碍。此症目前只能纾缓病徵,暂无根治的方法。
RBD是明确的先兆期脑退化病徵,影响本港0.7%至1%的中老年人,抑郁症患者的RBD发病比例高近十倍。由於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发梦期)期间缺乏肌张力抑制,他们在睡眠时会作出与梦境一致的暴力行为,如拳打脚踢、翻滚、喊叫等,并会引致损伤。研究显示九成以上的RBD患者在15年内会转化成柏金逊病及其他脑退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