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医学院领导研究揭示大湾区躁郁症患者子女 昼夜节律紊乱和精神状况演变的症状路线图
躁狂抑郁症(简称躁郁症)影响全球1%至4%人口,患者的躁狂和抑郁症状会反覆交替出现,其遗传风险可高於八成,常见发病年龄为约20岁。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领导大湾区内10间医院进行研究,揭示大湾区躁郁症患者子女精神病理症状演变的路线图,为制定预防他们发病的及早介入措施奠定基础。这是首个针对躁郁症患者子女及其对照组进行的比对研究,涵盖了目前亚洲区内最完整及全面的数据,评估了研究对象出现的各种症状和睡眠障碍。研究已於医学期刊《General Psychiatry》发表。
躁郁症患者的子女是罹患此症的高危群组,要预防他们发病,及早介入至关重要。分析躁郁症患者子女的情绪、睡眠状况和病理演变,有助了解此症发病前的特徵、风险因素和早期精神病理,藉此预防高危群组演变成罹患躁郁症。
青少年时期晚睡晚起兼有社交焦虑可能是躁郁症早期表现
此研究发现,躁郁症患者子女童年时出现行为问题的风险,是同龄非躁郁症患者子女的两倍。他们踏入青少年时期后,会倾向晚睡晚起,出现昼夜节律(即生理时钟)紊乱的风险是同龄青少年的4倍;他们出现社交焦虑的风险,亦是同龄青少年的7.5倍。研究团队指,这些发现有助了解高危群组患上躁郁症前,他们的精神病理症状演变路线图。
研究文章第一作者、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名誉博士后研究员雷彬斌博士表示:「今次研究成功找出躁郁症高危群组的一些临床特徵,并确定这些特徵为躁郁症的早期表现,当中包括昼夜节律显著延迟。我们希望藉着加深了解躁郁症高危群组的症状发展路线,建立早期临床介入和预防方案。」
另一研究显示躁郁症患者子女褪黑激素分泌受抑制
中大医学院2022年於《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发现,躁郁症患者子女与非躁郁症患者的子女比较,夜间褪黑激素[1]水平显著降低,估计与他们晚间对光线较敏感,抑制了褪黑激素分泌相关。另外,考虑到褪黑激素是一种促进睡眠和调节昼夜节律的荷尔蒙,躁郁症患者的子女夜晚褪黑激素水准降低可能是他们表现出晚睡晚起的重要原因。
该研究文章的第一作者、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博士毕业生封红亮博士补充:「光是调节人体昼夜节律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夜间光污染以及睡前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发光产品会抑制夜间褪黑激素的分泌,进而扰乱昼夜节律,有碍睡眠和精神健康。故此,我们必须避免青少年夜晚睡前过亮的环境和提升青少年适当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的意识,尤其是有躁郁症家族病史的高危群组,以减低光线对褪黑激素分泌的影响和出现昼夜节律紊乱的机会,希望从而减少高危群组患上躁郁症的风险。」
正视躁郁症风险促进精神健康发展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系主任兼卓敏精神科学教授荣润国教授总结:「四分之三的精神病个案是於24岁之前发病,我们应及早在青少年时期、即情况尚未演变成严重精神疾病前,进行非药物性质的干预,例如鼓励他们保持规律的作息模式,或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产品以改善睡眠衞生,并在有需要时就他们的焦虑和情绪症状进行认知行为介入治疗,及鼓励他们及早求助、寻求家人支援等,以上措施在高危群组踏入青少年期的关键时刻不可或缺。我们希望透过研究,推动患者家人、学校、社会及政策制定者正视躁郁症及其风险因素,以找出更多有效预防高危人士发病的方案。此外,我们希望透过与大湾区内的研究伙伴合作,携手合作制定促进精神健康的策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