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發現本港學童便秘與家庭及環境因素息息相關
兒童便秘是常見的消化系統失調疾病,醫學文獻指出全球有高達30%的兒童患上便秘。多年來,醫學界對兒童便秘的定義缺乏共識。為比較兒童便秘在不同文化及地理差異下的情況,醫學專家在過去10年,為兒童便秘的定義制訂了一套準則,藉以協助各地的研究工作。然而,兒童便秘的成因仍未完全理解。醫學界普遍針對兒童慣性忍大便的異常行為進行調查,認為這種行為會導致惡性循環,最後形成慢性便秘。若不及早治療,慢性便秘可引致大便失禁。多年來醫學界致力探索引發或令兒童持續便秘的相關因素,希望透過糾正這些因素能有助減少嚴重及慢性便秘的病例。
按兒童便秘的最新國際定義,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小兒外科及小兒泌尿外科組於本年3月至6月進行了一項研究,為歷年來全港最大規模的兒童便秘問卷調查。研究人員在10間不同地區的小學隨機抽樣,成功訪問了超過2,300位小一至小六的學童(98%的學童年齡介乎6至12歲;2%為13至15歲)。經數據分析後,發現有12.2%受訪學童患有便秘。
研究結果顯示,兒童的起居生活及社會環境因素與患上便秘的機會息息相關。這些因素包括:1) 與父母不同住(27.5%);2) 與父母甚至其中一人共晉晚餐的機會少於一半(16%);3) 即使有便意,也不願意在學校如廁(16.3%);4) 功課忙碌(14.6%);5) 睡眠不足(17.4%)。研究亦發現,患有便秘的學童傾向少進食蔬果,並經常光顧街頭小食及快餐食物。此研究結果將有助醫學界更有效地處理此常見的兒童健康問題。
總括而言,中大藉著今次研究發現兒童患上便秘的社會環境因素,有助提高醫護人員及社會人士的警覺性,預防兒童便秘及防止病情惡化。中大名譽臨床副教授及總研究員譚煜謙醫生表示:「是次研究證實兒童便秘在香港非常普遍。若不及早進行治療,慢性便秘可導致兒童大便失禁。家長、學校及家庭醫生可鼓勵兒童勿忍大便,建立在校如廁的正面態度及幫助兒童建立良好的大便習慣,預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