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unveils-novel-therapeutic-targets-and-drug-repurposing-opportunities-for-endometriosi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unveils-novel-therapeutic-targets-and-drug-repurposing-opportunities-for-endometriosis

中大发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靶点及药物

Research team members

中大医学院利用人工智能系统进行疾病基因大数据分析,识辨出两个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治疗靶点,并发现一种现有治疗干眼症的药物有助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左起)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临床副教授钟佩桦医生、教研室主任及教授黄志超教授及系主任潘昭颐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利用人工智能系统进行疾病基因大数据分析,识辨出两个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治疗靶点,并发现一种现有治疗干眼症的非类固醇抗炎药物整合素抑制剂有助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可以「旧药新用」,具潜力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治疗方案。研究结果已於国际科研期刊《 Advanced Science》发表。

 

目前的治疗方式仅能缓解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部生长,可在盆腔、卵巢及其他位置形成异位内膜组织或囊肿。在卵巢出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由於囊肿呈深棕色,因此又称「朱古力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影响全球百分之五至十五正值生育年龄的妇女。其主要病徵是腹部不适,部分患者更会出现下腹及盆腔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影响患者的月经周期和生育能力,甚至演变成卵巢癌。由於成因不明,现时尚未有根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患者主要透过止痛方式和进行荷尔蒙治疗以减轻症状,情况严重的患者可透过手术切除异位组织和囊肿。

 

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临床副教授钟佩桦医生表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有高复发风险,目前的止痛方式及荷尔蒙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长期服用荷尔蒙药物亦可能产生副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新治疗方案。」

 

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系主任及临床教授潘昭颐教授表示:「中大医学院妇产科致力推动妇科疾病的创新研究,是次研究与本地一所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科技公司合作,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分析大型表达基因数据,成功找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非荷尔蒙类新治疗靶点。我们期望研究成果有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素。」
 

 

Prof Ronald Wang

黄志超教授表示,成功找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治疗靶点,有助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发展机制,从而计划更精准及有效的治疗策略。

Dr Jacqueline Chung

钟佩桦医生表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有高复发风险,目前的止痛方式及荷尔蒙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长期服用荷尔蒙药物亦可能产生副作用。

 

抑制GBP2HCK蛋白能缩小异位内膜组织的大小和重量

 

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系统,针对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基因大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可以透过药物抑制的新治疗靶点,成功发现一种调节免疫及抑制炎症过程的「环腺苷酸结合蛋白2」(GBP2)和负责细胞增殖和生物讯号传导的「造血细胞激酶」(HCK),它们具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潜力。研究团队利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小鼠模型进行验证,他们消除小鼠体内的GBP2和HCK蛋白后,发现异位内膜组织的体积和重量明显减少,及抑制病变组织细胞的增长,更令部分病变组织细胞死亡。


领导研究的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教研室主任及教授黄志超教授表示:「确定GBP2和HCK作为新治疗靶点,有助我们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发展机制,从而计划更精准及有效的治疗策略。GBP2和HCK在人体子宫内膜异位样本中的基因表达更强,显示它们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强烈的关连性。」

 

Prof Liona Poon

潘昭颐教授表示,「旧药新用」可以大大缩短药物研发的过程和时间。

团队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发现用於治疗干眼症的抑制剂有潜力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基於负责调控白血球黏附和迁移的整合素β2(ITGB2)蛋白在人体子宫内膜异位样本中的基因表达水平上升,团队透过小鼠模型实验,证实这种用於治疗干眼症的整合素抑制剂可有效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生长,未来可成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药物。透过人工智能发现新药,更可以大大缩短药物研发的过程和时间,使新药更快应用於病人身上。


此研究获研究资助局(RGC)、医疗衞生研究基金(HMRF)及其他基金支持。

 

更多新闻稿

中大与美国贝勒医学院研究证实阿士匹灵可减慢妊娠代谢时钟 降低患妊娠毒血症风险

中大与美国贝勒医学院研究证实阿士匹灵可减慢妊娠代谢时钟 降低患妊娠毒血症风险

研究
中大领导亚洲多中心研究证实早孕期「早产妊娠毒血症」筛查及预防 有助高危孕妇减四成患病风险 与威院推行先导服务初见成效

中大领导亚洲多中心研究证实早孕期「早产妊娠毒血症」筛查及预防 有助高危孕妇减四成患病风险 与威院推行先导服务初见成效

研究
中大与家计会合作开展赛马会「高危配偶遗传病基因筛查」计划

中大与家计会合作开展赛马会「高危配偶遗传病基因筛查」计划

健康推广计划
中大研究发现接种疫苗加强剂有效提高母乳中新冠病毒抗体 保护年幼婴儿

中大研究发现接种疫苗加强剂有效提高母乳中新冠病毒抗体 保护年幼婴儿

研究
中大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为惯性流产夫妇作更精准的遗传病因检测及诊断

中大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为惯性流产夫妇作更精准的遗传病因检测及诊断

研究
中大改良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之「三重检测方法」 证可提升亚洲孕妇「早产妊娠毒血症检出率」一倍

中大改良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之「三重检测方法」 证可提升亚洲孕妇「早产妊娠毒血症检出率」一倍

研究
中大与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领导全球最大型「缩时成像培养箱」研究 发现以此技术培养体外受精胚胎效果与传统方法相若

中大与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领导全球最大型「缩时成像培养箱」研究 发现以此技术培养体外受精胚胎效果与传统方法相若

研究
中大辅助生育技术中心助本港癌症患者保存生殖能力

中大辅助生育技术中心助本港癌症患者保存生殖能力

研究
中大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抗体可经母体传至胎儿

中大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抗体可经母体传至胎儿

研究
中大证实改良版高能聚焦超声波有效治疗子宫肌瘤

中大证实改良版高能聚焦超声波有效治疗子宫肌瘤

研究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华人女性的糖尿病风险是非患病人士的4倍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华人女性的糖尿病风险是非患病人士的4倍

研究
中大率先引入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作胎儿产前诊断

中大率先引入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作胎儿产前诊断

研究
中大研究警示怀孕妇女注意体重增幅

中大研究警示怀孕妇女注意体重增幅

研究
中大建议所有孕妇作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 全港两成孕妇患妊娠糖尿 研究发现其子女糖尿病风险为同龄儿童3倍

中大建议所有孕妇作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 全港两成孕妇患妊娠糖尿 研究发现其子女糖尿病风险为同龄儿童3倍

研究
中大推全球首项运用「单细胞基因技术」检测卵子质素研究 破解卵子老化及女性不育之谜

中大推全球首项运用「单细胞基因技术」检测卵子质素研究 破解卵子老化及女性不育之谜

研究
中大再获夏约书孤儿症基金会支持新生儿筛查服务 新增「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检测

中大再获夏约书孤儿症基金会支持新生儿筛查服务 新增「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检测

捐款
中大发现本港孕妇乙肝带菌率维持偏高 与25年前未引入初生婴儿全面疫苗计划时相若

中大发现本港孕妇乙肝带菌率维持偏高 与25年前未引入初生婴儿全面疫苗计划时相若

研究
中大证实注射「加压素」可有效降低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风险

中大证实注射「加压素」可有效降低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风险

研究
中大与夏约书孤儿症基金会携手合作 于本港率先推出新生儿代谢筛查计划

中大与夏约书孤儿症基金会携手合作 于本港率先推出新生儿代谢筛查计划

捐款
中大首推全港脆性X综合症 (X染色体易裂症) 筛查服务

中大首推全港脆性X综合症 (X染色体易裂症) 筛查服务

临床服务
中大与美国专家携手合作进行临床遗传学培训 设立本港首个一站式遗传病门诊服务

中大与美国专家携手合作进行临床遗传学培训 设立本港首个一站式遗传病门诊服务

国际合作
中大率先引入基因晶(芯)片技术作胎儿产前诊断

中大率先引入基因晶(芯)片技术作胎儿产前诊断

研究

我们的专家

医学院的许多专家都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专家名单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