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领导亚洲多中心研究证实早孕期「早产妊娠毒血症」筛查及预防 有助高危孕妇减四成患病风险 与威院推行先导服务初见成效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领导包括香港在内十个亚洲地区的妇产科团队,开展早孕期「早产妊娠毒血症」筛查及预防成效研究,为逾42,000名孕妇进行早产妊娠毒血症检测,并为高风险孕妇提供低剂量阿士匹灵作为预防方案。研究证实早产妊娠毒血症筛查广为亚洲孕妇接受,而预防方案亦有助降低高危孕妇出现早产妊娠毒血症、早发性妊娠毒血症、自发性早产和胎死腹中的风险。研究结果已於国际学术期刊《 Circulation》发表。中大妇产科学系团队与威尔斯亲王医院(威院)妇产科团队於2022年起於威尔斯亲王医院提供相关先导服务亦初见成效。

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领导的亚洲多中心研究证实,早孕期「早产妊娠毒血症」筛查及预防有助降低高危孕妇出现早产妊娠毒血症、早发性妊娠毒血症、自发性早产和胎死腹中的风险。中大团队与威尔斯亲王医院(威院)妇产科团队於2022年起於威尔斯亲王医院提供相关先导服务亦初见成效。
(左起)威尔斯亲王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华绮敏医生及部门主管陈丞智医生,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系主任潘昭颐教授及助理教授刘素玲医生。
妊娠毒血症严重可危及母婴性命
妊娠毒血症(又称为先兆子痫,或子痫前症)是一种不常见但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於怀孕中、后期或刚生产后发病。此症影响全球约2%至8%的孕妇,也是妇女在怀孕期间出现并发症及死亡个案的主要原因,每年有7万6千名妇女和50万个婴儿因此而死亡。传统以怀孕20周后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作为妊娠毒血症的诊断指标。
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系主任潘昭颐教授解释:「妊娠毒血症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一旦患上妊娠毒血症,病情会持续恶化,症状只会在分娩后减退。严重可导致孕妇肾脏、肝脏和神经系统受损,亦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早产,甚至危及母婴性命。因此早期检测和预防妊娠毒血症十分重要。预防方面,有研究显示为高风险孕妇处方低剂量的阿士匹灵,可以降低患上严重早产妊娠毒血症的风险。目前欧洲已推行早产妊娠毒血症筛查及预防,我们希望亚洲地区孕妇也能受惠,因此进行此研究,以掌握此措施对全球来自不同地区与文化背景的孕妇而言,是否安全、有效及可接受。」
低剂量阿士匹灵助高危孕妇减41%早产妊娠毒血症风险
中大医学院联同亚洲九地(中国内地、台湾、日本、泰国、越南、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的妇产科研究团队合作进行多中心研究,於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期间利用「FMF三重检测」(详见附件)为42,897名早孕期(怀孕11周至13周)孕妇进行早产妊娠毒血症检测,并为高风险孕妇在怀孕16周前至36周期间提供低剂量的阿士匹灵作为预防方案,继而分析在亚洲推行早产妊娠毒血症筛查及预防的成效。
结果显示, 88%参与研究的亚洲孕妇接受此新妊娠并发症检测方法。研究同时证实处方低剂量阿士匹灵予高危孕妇,有助降低她们患早产妊娠毒血症或早发性妊娠毒血症的风险分别达41%和54%,出现自发性早产和胎死腹中的风险亦分别减55%和66%。
潘昭颐教授表示:「虽然早产妊娠毒血症检测的概念及工具来自西方国家,但此研究显示亚洲各地的孕妇,不论种族,均接受此筛查及预防方案,证明妊娠毒血症是她们关注的疾病。此研究将有助推动全球将早产妊娠毒血症筛查及预防订为早孕期产检项目之一。」

蔡小姐育有两名女儿。她首次怀孕时经筛查发现有高风险患妊娠毒血症,需要服用阿士匹灵作预防,虽然最后仍出现妊娠毒血症,但宝宝能够足月37周出生。她在第二次怀孕时依从医生建议,定时服用阿士匹灵,成功避免患妊娠毒血症。她表示早产妊娠毒血症筛查及预防对於孕妇来说是十分重要并需要普及,避免怀孕由开心的事变成伤心的事。
中大威院合作先导服务见成效 成功识别1,350名早产妊娠毒血症高风险孕妇
在潘昭颐教授带领下,威院妇产科团队於2022年4月起在威院产科门诊为逾一万名孕妇提供免费「早孕期妊娠毒血症筛查」服务,利用FMF三重检测评估孕妇患妊娠毒血症的风险,并采取包括处方低剂量阿士匹灵等预防措施。
威尔斯亲王医院妇产科顾问医生华绮敏医生表示:「我们与中大医学院团队合作提供免费『早孕期妊娠毒血症筛查』服务,至今成功识别1,350名高风险孕妇,并为她们安排覆诊跟进。与2022年同期相比,孕妇出现早产妊娠毒血症的风险减少达四成,成效显著。我们亦庆幸此项目得到新界东医院联网拨款支持,让我们可以更周全的守护母婴健康。」
关於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FMF)「三重检测方法」
「FMF三重检测」是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潘昭颐教授与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FMF)於2009年合作开发、於2012年改良的早产妊娠毒血症筛查方法,并得到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的认可。该筛查方法结合病史和孕妇特徵与平均动脉压(MAP)、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A-PI)和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来评估孕妇患早产妊娠毒血症的风险。此方法可在早孕期(即怀孕11至13周)评估患早产妊娠毒血症的风险,并已在欧美、澳洲及亚洲多个国家通过验证。

图中显示医生为孕妇量度平均动脉压。两只手臂的血压各量度两次,再取其平均值。

图中显示医生为孕妇进行腹部超声波扫描,量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