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发现房颤病人若中风后随意更换抗凝血药或加剧复发风险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脑神经科最近完成全球首个以人口为基础的研究,评估不同抗凝血治疗方案对预防心源性中风再次复发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心房颤动患者若在服用新型抗凝血药(即新薄血药)期间出现中风,及后随意转换其他替代抗凝血治疗方案,特别是转用传统抗凝血药「华法林」,会令中风复发风险增加,研究结果已於国际科学期刊《神经学》发表。研究团队冀藉著7月22日「世界脑健康日」建议心源性中风患者,除非有必要转换治疗,否则不应在首次中风后更换其他抗凝血药类别 。
心房颤动会形成血块导致中风
心房颤动(又称「房颤」)是一种心律不正疾病,病人因心跳不规则而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部分血液或会积聚在心脏内形成血块,而当血块游走至脑部便有机会造成脑血管阻塞,引发心源性中风。房颤病人的中风风险较一般人高五倍。全港近三成缺血性中风个案是由房颤引起,其严重程度及死亡率是所有缺血性中风病因中最高。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若转换抗凝血治疗方案或增中风复发机率
过往的临床研究显示,新型抗凝血药有助预防房颤患者出现血管栓塞。即使新型抗凝血药能有效降低中风风险60-70%,但仍有相当大比例的房颤患者於服用抗凝血药后出现中风。曾经出现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可能会因为血管栓塞而增加再次中风的风险,因此为心源性中风患者制订预防复发的治疗方案尤其重要。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助理教授叶耀明医生领导的研究团队,运用医院管理局的电子健康数据库「临床医疗数据分析及报告系统(CDARS)」,收集了45,946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於2015年至2020年期间在公立医院利用新型抗凝血药进行治疗的数据,分析房颤患者服用新型抗凝血药后出现中风和及后再复发的疾病轨迹。结果显示,2,337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於服用新型抗凝血药期间仍然出现缺血性中风。而他们当中的13.4%在16.5个月跟进中位数内中风复发。
团队进一步比较这些患者在出现第一次中风后,维持服用相同抗凝血药或改为其他替代抗凝血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发现房颤病人倘若在经历第一次中风后改变正在服用的抗凝血药,会增加中风复发及其他心脏疾病风险。
关於非瓣膜性房颤中风患者因更换抗凝血治疗方案而引发的健康风险
|
叶耀明医生强调:「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服用新型抗凝血药后仍出现缺血性中风是全球急症科、内科和脑神经专科医生常面对的临床难题。是次研究可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解患者接受抗凝血治疗后仍出现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因素和精确病因,更重要的是,有助我们了解更换药物类别未必能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效果。」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利国伟脑神经学教授及脑神经科主任梁慧康教授表示:「是次研究有助我们为心源性中风患者提供以实证为本的抗凝血治疗方案。房颤是长者中最常见的中风成因。人口持续老化,我们相信心源性中风的患者数目也会继续上升,房颤患者应定时覆诊及依从服药,才能对降低中风复发的风险。」
研究团队提醒大众,预防房颤和中风必须从日常生活做起。 一旦出现房颤或中风的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衰竭等),药物只能减低中风机会,并非将机会降至零。团队亦建议大众调整生活习惯,包括保持均衡饮食、进行恒常带氧运动、避免过量饮酒、避免吸烟及恰当处理压力等, 都能有效预防「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
关於「世界脑健康日」
为提升世界各地关注和付诸行动以减轻脑神经疾病负担,世界神经病学联合会将每年7月22日订为「世界脑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重视脑部健康,远离残疾威胁」,希望藉此鼓励大众关注脑健康及疾病,摆脱因脑神经疾病而导致残疾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