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research-reveals-that-stroke-triggers-alzheimers-dementia-risk-of-alzheimers-dementia-can-be-reduced-by-enhancing-vascular-health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research-reveals-that-stroke-triggers-alzheimers-dementia-risk-of-alzheimers-dementia-can-be-reduced-by-enhancing-vascular-health

中大研究证实中风可诱发老人认知障碍症 保持血管健康有助降低老人认知障碍症病发机会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最新研究发现,脑血管疾病和老人认知障碍症关系密切。长者脑内若潜伏老人认知障碍症的病理特,中风后出现认知障碍症的机会高达9成。研究结果亦显示,保持血管健康将有助预防或延迟老人认知障碍症病发。有关的研究成果最近在国际权威期刊《Alzheimer’s and Dementia》中发表。 

 

老人认知障碍症(学名:阿兹海默氏认知障碍症)是全球最常见的脑退化病。现时全球患有认知障碍症的长者达3,500万人,当中香港约有7万名患者。随著人口老化,估计未来30年香港患者的数字将上升3倍。 

 

老人认知障碍症主要症状是逐步失去认知功能,如记忆、执行任务和语言能力等。从病理角度,此症的特是脑内积聚「淀粉样蛋白斑块」(俗称「老人斑」)。国际研究指出,每3个65岁以上长者中,就有一个脑内潜伏「老人斑」。根据香港统计处资料[1],估计现时全港有接近35万名长者脑内潜伏「老人斑」,有机会发展成老人认知障碍症。 

 

传统上,老人认知障碍症和脑血管疾病(例如中风)被视为不同的疾病。然而,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莫仲棠教授带领的团队于2009至2010年进行一项研究,分析了1,013位曾患有轻度至中度中风、平均年龄为70岁的中国籍患者。结果发现,若患者脑内潜伏「老人斑」,中风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机会达9成。莫教授指出:「认知障碍症由在脑部产生『老人斑』至病发一般需要10至15年以上的时间,因此有部分长者可能一生都不会病发。脑中风则可说是病发的催化剂,纵使只是轻度中风或甚至是小中风(即是短暂脑缺血),亦能触发认知障碍的出现。过往有研究发现,多达5成老人认知障碍症患者脑内同时有隐性脑血管病。所以,虽然现时仍没有针对脑部老人斑的治疗方案,但有可能多达5成的老人认知障碍症或可透过预防脑血管疾病预防或延迟病发。」 

 

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名誉临床导师芝医生表示:「是次研究为脑血管疾病会诱发老人认知障碍症提供了有力证据。我们相信若长者保持血管健康,不但能减低心脏病或中风风险,亦能预防老人认知障碍症。」区医生又指出,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戒烟、多做运动、控制体重、建立健康饮食习惯和接受心房颤动检察等。患心房颤动者,应服用抗血栓药物。 

 

展望将来,研究团队将就老人认知障碍症病理作深入研究,包括评估淀粉样蛋白斑块在认知功能正常的长者中之盛行率,以及评估是否有药物能清除淀粉样蛋白斑块,以防止认知障碍的出现。


[1]香港统计处网页: http://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p150_tc.jsp?tableID=002&ID=0&productType=8

 

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莫仲棠教授 (右)和名誉临床导师区頴芝医生。

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莫仲棠教授 (右)和名誉临床导师区芝医生。

更多新闻稿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个案绝大部分为60岁或以上 中大率领国际专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顾长者及认知障碍症患者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个案绝大部分为60岁或以上 中大率领国际专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顾长者及认知障碍症患者

研究
中大开展全球首个以「视网膜影像」筛查华人阿兹海默症研究

中大开展全球首个以「视网膜影像」筛查华人阿兹海默症研究

研究
中大成立全球首个华人「早发性认知障碍症」研究登记册

中大成立全球首个华人「早发性认知障碍症」研究登记册

研究

我们的专家

医学院的许多专家都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专家名单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