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asia-s-first-clinical-research-by-cuhk-and-pku-finds-that-app-based-insomnia-intervention-can-reduce-the-incidence-rate-of-major-depressive-disorder-in-youth-with-insomnia
https://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asia-s-first-clinical-research-by-cuhk-and-pku-finds-that-app-based-insomnia-intervention-can-reduce-the-incidence-rate-of-major-depressive-disorder-in-youth-with-insomnia

中大與北大亞洲首項臨床研究發現 數碼化失眠介入程式可降低青年失眠患者抑鬱症發病率逾四成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北京大學(北大)第六醫院聯合開展的亞洲首項數碼化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簡稱數碼化CBT-I介入程式)的臨床研究顯示,此程式除了可顯著改善青年患者的失眠及抑鬱症狀,更可將抑鬱症發病率大幅降低四成以上,療效持久且反應良好。此突破性發現意味著數碼化CBT-I有望為中國、亞洲以至全球青年提供一種有效、更普及和自助化的嶄新治療,為青年數碼精神健康發展開創全新局面。此項研究已刊載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

 

抑鬱症是全球12億青年人口[1]中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醫療資源供不應求;加上求助率極低,醫生、患者與家屬均承受沉重負擔。醫學界已發現失眠與抑鬱密切的因果關係,且為抑鬱症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惟關於改善青年失眠能否預防抑鬱症的臨床實證不足,特別是在使用數碼化治療手段方面,因而限制了醫生及年輕患者的選擇。

 

中大和北大合作的研究顯示了數碼精神健康發展對解決龐大臨床需求的重要性,並表明預防及早期治療是減輕青年抑鬱症患病負擔的關鍵。  圖為是次研究團隊成員(左起)中國科學院院士兼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卓敏精神科學教授、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兼李朝江家族睡眠檢查室主任榮潤國教授,及是次研究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陳斯婧博士。

中大和北大合作的研究顯示了數碼精神健康發展對解決龐大臨床需求的重要性,並表明預防及早期治療是減輕青年抑鬱症患病負擔的關鍵。

圖為是次研究團隊成員(左起)中國科學院院士兼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卓敏精神科學教授、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兼李朝江家族睡眠檢查室主任榮潤國教授,及是次研究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陳斯婧博士

 

青年失眠與抑鬱互為因果 惟臨床實證嚴重不足

 

失眠既是抑鬱症的誘因,亦是其常見症狀。抑鬱症患者除了長期情緒低落外,普遍會反覆出現失眠症狀,使患者不但身心健康及社交能力受嚴重影響,甚至產生自殺念頭。

 

青年處於成長的過渡期,屬易受精神疾病影響的人群。有研究顯示四分之三的精神疾病個案於24歲前發病。根據世衛資料[2],全球15至19歲青年中有3.5%會出現抑鬱症。調查顯示中國內地約有2%的青年患有抑鬱症[3],而另有研究顯示香港的比例約為3.9%-5.2%[4]。因此,處理青年人群失眠問題有望及早降低他們罹患抑鬱症的風險。

 

中國科學院院士兼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表示:「CBT-I是有效治療慢性失眠的一線療法。醫學界的難題,在於亞洲尚未研究此方案對預防青年抑鬱的療效及以數碼方式替代面診治療的作用。調查研究顯示,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青年失眠患者的求助率僅一成,這一數據突顯高危年輕人群對傳統治療方案的接受度極低,引致罹患抑鬱症的風險大增。」

 

數碼化CBT-I介入程式顯著改善青年失眠及抑鬱症狀 抑鬱症發病率降低逾四成

 

是次研究以臨床實證為本,治療效果令人滿意且療效持久,證明相較於面診治療,數碼自助化治療方式更易於被稱為『網絡原住民』的青年接受。

是次研究以臨床實證為本,治療效果令人滿意且療效持久,證明相較於面診治療,數碼自助化治療方式更易於被稱為『網絡原住民』的青年接受。

是次研究的參加者包括708名年齡介乎15至25歲、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的青年,當中57%為女性。所有參加者均患有失眠症,並伴有亞臨床抑鬱症狀[5]。研究團隊將參加者平均及隨機地分為介入組及對照組,前者通過手機接受為期六週的數碼化CBT-I介入程式治療,後者則接受手機健康教育[6]。兩組在經過多項臨床及自我評估後[7],接受六個月及十二個月的跟進。

 

是次研究結果證明,數碼化CBT-I介入程式在失眠症及抑鬱症方面均展現「一舉兩得」的療效:

  • 改善症狀:晝夜作息及日間疲勞情況有所改善;自我評估的抑鬱症狀顯著減少。 >
  • 緩解病情:介入一年後,失眠緩解率接近60%,抑鬱發病率與對照組相比大幅下跌42%,介入組的抑鬱症發病率僅約10%,而對照組則為18%。
  • 反應積極:90%的參加者完成至少一次跟進評估,其中介入組完成整個療程的比率為84%,且無不良事件發生[8]。  

      是次研究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陳斯婧博士表示「治療效果令人滿意,證明數碼化CBT-I介入程式可有效預防抑鬱症;極高的完成率更反映全自主的治療方式能有效鼓勵青年患者積極了解自己的睡眠及身心健康並處理精神困擾。此重大發現揭示,相較於面診治療,數碼自助化治療方式更易於被稱為『網絡原住民』的青年接受,這突破了青年精神健康治療的瓶頸。」

       

      卓敏精神科學教授、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兼李朝江家族睡眠檢查室主任榮潤國教授補充:「這次研究顯示了數碼精神健康發展對解決龐大臨床需求的重要性,並表明預防及早期治療是減輕青年抑鬱症患病負擔的關鍵。展望未來,醫學界應探討如何在基層醫療等方面將數碼化治療失眠方案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並研究如何改良此嶄新治療方案,促進個人化預防和早期治療在社區中的發展及應用。」


      [1] 聯合國2024年的資料顯示,青年人口的年齡介乎15至24歲。

      [2] 根據世衛與世界銀行進行的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研究。

      [3]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4年的資料。

      [4] 根據2023年香港中文大學精神健康研究(LET'S WORK HEART 畀心機)。

      [5] 抑鬱症狀持续出現至少兩週並伴有日常功能受損者一般會被診斷為抑鬱障礙患者。

      [6] 手機健康教育涵蓋認識睡眠、營養學知識、認識腦部健康等內容。

      [7] 介入後的跟進評估長達一年,評估包括國際神經精神科簡式訪談問卷(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ICD-10失眠診斷標準、失眠嚴重指數量表 (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病人健康問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等。

      [8] 用藥物或其他療法治療時發生的意外醫療問題。

      更多新聞稿

      中大醫學院研發的手機程式有效評估抑鬱症

      中大醫學院研發的手機程式有效評估抑鬱症

      研究
      中大推出全港首個大型睡眠健康社區推廣計劃 「賽馬會樂眠無憂計劃」 以認知行為治療解決失眠問題

      中大推出全港首個大型睡眠健康社區推廣計劃 「賽馬會樂眠無憂計劃」 以認知行為治療解決失眠問題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證實抑鬱症與快速眼動睡眠期行為障礙共病患者的直系親屬更易出現腦退化徵狀 研究發現為促進精準精神醫學和預防腦退化疾病提供新見解

      中大證實抑鬱症與快速眼動睡眠期行為障礙共病患者的直系親屬更易出現腦退化徵狀 研究發現為促進精準精神醫學和預防腦退化疾病提供新見解

      研究
      中大聯同港大及加拿大拉瓦爾大學進行全球首個「預防失眠」計劃 證實能有效為高危青少年預防失眠

      中大聯同港大及加拿大拉瓦爾大學進行全球首個「預防失眠」計劃 證實能有效為高危青少年預防失眠

      研究
      中大港大研究證實輔助強光治療有助改善「貓頭鷹型」抑鬱症患者病情

      中大港大研究證實輔助強光治療有助改善「貓頭鷹型」抑鬱症患者病情

      研究
      中大與養和醫院攜手研究 發現抑鬱症患者出現睡眠行為障礙或是腦退化先兆

      中大與養和醫院攜手研究 發現抑鬱症患者出現睡眠行為障礙或是腦退化先兆

      研究
      中大發現糖尿患者患抑鬱症風險為一般人的兩倍 倡以一分鐘問卷及早評估糖尿患者的精神健康狀況

      中大發現糖尿患者患抑鬱症風險為一般人的兩倍 倡以一分鐘問卷及早評估糖尿患者的精神健康狀況

      研究
      中大醫學院領導研究揭示大灣區躁鬱症患者子女 晝夜節律紊亂和精神狀況演變的症狀路線圖

      中大醫學院領導研究揭示大灣區躁鬱症患者子女 晝夜節律紊亂和精神狀況演變的症狀路線圖

      研究
      中大「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證有效評估自閉症及抑鬱症風險 獲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三項大獎

      中大「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證有效評估自閉症及抑鬱症風險 獲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三項大獎

      獎項及榮譽
      中大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是柏金遜病非常早期的風險因素 有望為預防、介入和治療柏金遜及其他腦退化病帶來新方向

      中大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是柏金遜病非常早期的風險因素 有望為預防、介入和治療柏金遜及其他腦退化病帶來新方向

      研究
      中大全球首個「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家庭研究 揭柏金遜病家族遺傳傾向高達6倍 追蹤初期症狀如便秘 可提前20年介入柏金遜病

      中大全球首個「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家庭研究 揭柏金遜病家族遺傳傾向高達6倍 追蹤初期症狀如便秘 可提前20年介入柏金遜病

      研究
      中大率先在本港利用深腦刺激治療遲發性肌張力失調症

      中大率先在本港利用深腦刺激治療遲發性肌張力失調症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與東南亞及英國學府共同研究 為大型語言模型在公共衞生研究中的角色帶來嶄新見解

      中大與東南亞及英國學府共同研究 為大型語言模型在公共衞生研究中的角色帶來嶄新見解

      研究
      中大醫學院成全球首個測試AI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基地 有望提升早期胃癌檢測準確度及協助培訓內鏡醫生

      中大醫學院成全球首個測試AI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基地 有望提升早期胃癌檢測準確度及協助培訓內鏡醫生

      國際合作
      中大醫學院完成全球首個針對心房顫動華人患者的腦出血治療成效研究

      中大醫學院完成全球首個針對心房顫動華人患者的腦出血治療成效研究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改善腸道微生態能緩解失眠

      中大研究顯示改善腸道微生態能緩解失眠

      研究
      中大研究證實更恆常進行認知活動可鞏固大腦神經網絡功能

      中大研究證實更恆常進行認知活動可鞏固大腦神經網絡功能

      研究
      中大分析文字報告發現新冠症狀會隨病毒變異及疫苗接種情況改變 並證實人工智能大型語言模型有助傳染病研究

      中大分析文字報告發現新冠症狀會隨病毒變異及疫苗接種情況改變 並證實人工智能大型語言模型有助傳染病研究

      研究
      中大醫學院證實以AI輔助大腸內窺鏡檢查 腺瘤檢測率增加四成 並成功訓練AI輔助早期消化道癌症治療

      中大醫學院證實以AI輔助大腸內窺鏡檢查 腺瘤檢測率增加四成 並成功訓練AI輔助早期消化道癌症治療

      外科創新技術
      中大公布兩項針對本港兒童及青少年與長者精神健康調查

      中大公布兩項針對本港兒童及青少年與長者精神健康調查

      研究
      中大響應世界睡眠日2023呼籲關注睡眠健康 睡眠問題可增加患長新冠、情緒病及心血管病等風險

      中大響應世界睡眠日2023呼籲關注睡眠健康 睡眠問題可增加患長新冠、情緒病及心血管病等風險

      研究
      中大全球首證由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出的磁力共振腦掃描指數 能有效臨床偵測三類早期認知障礙疾病

      中大全球首證由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出的磁力共振腦掃描指數 能有效臨床偵測三類早期認知障礙疾病

      研究
      中大研究團隊開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統自動分析新冠肺炎CT影像

      中大研究團隊開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統自動分析新冠肺炎CT影像

      研究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絕大部分為60歲或以上 中大率領國際專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顧長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

      本港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絕大部分為60歲或以上 中大率領國際專家共同制定策略 照顧長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敬霆靜觀研究與培訓中心」成立

      「香港中文大學敬霆靜觀研究與培訓中心」成立

      研究
      中大研究顯示「行為激活及靜觀結合療法」有助降低重性抑鬱症風險

      中大研究顯示「行為激活及靜觀結合療法」有助降低重性抑鬱症風險

      研究
      中大研究指出大部分在學青少年睡眠不足

      中大研究指出大部分在學青少年睡眠不足

      健康推廣計劃
      中大研究揭示針灸可改善長者認知能力及記憶力 現招募長者參與臨床研究先導計劃

      中大研究揭示針灸可改善長者認知能力及記憶力 現招募長者參與臨床研究先導計劃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發現,身體和認知活動可以維護與改進輕度認知損害患者的大腦功能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發現,身體和認知活動可以維護與改進輕度認知損害患者的大腦功能

      研究
      中大展開全港睡眠健康教育及改善計劃 建立健康睡眠及健康校園生活

      中大展開全港睡眠健康教育及改善計劃 建立健康睡眠及健康校園生活

      健康推廣計劃

      我們的專家

      醫學院的許多專家都可以接受媒體採訪。
      點擊此處查看專家名單或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