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研究預防青少年精神問題獲研資局資助逾6,700萬港元
青少年的精神健康亟需關注。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教授帶領的「睡眠和晝夜節律:預防青少年精神問題的潛在途徑」項目,旨在探討睡眠與晝夜節律紊亂對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影響,並開發個人化的預防方案,在研究資助局(研資局)最新公布的2025/26年度主題研究計劃中,獲撥款超過6,700 萬港元。
榮潤國教授
主題研究計劃的目的是集中教資會資助大學的學術研究力量,對香港長遠發展具策略重要性的主題進行研究。
根據資料,75%的精神健康問題在24歲前發病,而本地數據顯示5.4%和6.1%的青少年分別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但許多患者未被及時診斷。且傳統預防方案為「一刀切」模式,無法滿足每個人的獨有情況和需求,效果有限;而且青少年求助率低,急需創新方法以改善現時狀況。
榮潤國教授領導的研究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利用人工智能和可穿戴技術,分析睡眠與晝夜節律數據,建立精準預測情緒障礙的模型;第二階段實施個人化的介入模式,通過改善睡眠問題預防精神疾病,並評估生物標記變化及成本效益。這個研究強調睡眠紊亂是情緒問題的重要預測因素,睡眠問題可令出現情緒問題風險增加2-3倍。
總的來說,是項研究通過聚焦睡眠與晝夜節律,開發個人化預防策略,有望革新精神健康管理,為青少年提供更有效的早期干預方案。
研究第一階段利用人工智能和可穿戴技術,分析睡眠與晝夜節律數據,建立精準預測情緒障礙的模型。
第二階段實施個人化的介入模式,通過改善睡眠問題預防精神疾病,並評估生物標記變化及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