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医学院 首办生命伦理工作坊 重点培训师资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新成立的生命伦理中心将于7月15及16日首次举办生命伦理工作坊,培育新一代医疗工作者,致力将生命伦理学引进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
生命伦理学在许多欧美国家已经广为人知,美国部分中学甚至把这课题纳入教材,但在亚洲,市民大众对生命伦理学的认识仍未普及。中大生命伦理中心是本港首间设于医学院内专门从事生命伦理研究的中心,为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和学生以及医疗工作者提供探讨生命伦理学的平台,促进香港以至亚洲在国际生命伦理学方面的合作。通过强化生命伦理教育,中大医学院不单致力培训学生成为出色的医疗工作者,亦会栽培他们成为优秀的国际公民。
什么是生命伦理?
生命伦理 (Bioethics)、医学伦理 (Medical Ethics) 和生物医学伦理 (Biomedical Ethics) 在历史和临床医学上是关系密切但涵义又不完全一样的相关名词。过去二十年间生物科技的高速发展,加上人们日益意识到医疗系统、临床医学和环境之间的密切连系,衍生了对生命伦理的关注。生命伦理学源自普世医者坚守的传统医学伦理和价值观,但覆盖面比医学伦理更为全面,包括了许多传统医学以外,因新科技和医学研究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
生物科技的应用,为接受治疗者提供更多的临床选择的同时,亦凸显许多难以厘清界线的道德抉择,为生命伦理带来不少挑战。例如: 父母是否有权利利用产前胎儿基因检测和生物科技,因应他们喜好改造孩子的遗传特征?当体外受孕、代孕母亲等让胎儿同时拥有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的父母时,父母身分和亲子关系应如何定义?此外,干细胞研究、复制科技,以及应用基因排序于诊断和治疗,亦带出愈来愈多的生命伦理问题。
中大首个生命伦理工作坊致力培训老师
中大生命伦理工作坊将深入讨论上述课题。今次的工作坊,是中大生命伦理中心于开拓其科研及教学领域的历程中关键的第一步。中大副校长、生命伦理中心暂任总监霍泰辉教授指出:「发展教育软件远比添置设施等硬件重要,所以中心特别著重师资培训,务求在中心明年一月正式成立之前,不同学科负责指导未来医护人员学习生命伦理学的老师,已获得足够的训练。我们期望,中心成立运作时,我们已建立一支有实力的跨学科教学团队,以最切题的临床案例、创新的演绎方法,向学生现身说法,帮助他们明白掌握复杂的生命伦理课题。」
「当然我们会建设硬件及考虑邀请著名的生命伦理学专家加盟,但我们以人才培训为先。」霍教授说。
中大生命伦理中心由大学的多位资深学者共同推动发展,中心将设办公室及聘用相关人员,首要工作是开设有关生命伦理的医学课程。由2015年起,逾500名医学院本科生将率先学习生命伦理,希望日后推广至逾15,000名大学本科生。
工作坊重点研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老龄人口政策及网上教学
中大与全球首屈一指的生命伦理研究所――Hastings Center合办首届生命伦理工作坊,会议主题包括由中大领导开发的无创性产前基因检测、本港人口老化与长者照顾,以及分享新加坡编写生命伦理学网上教材的经验。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Centre for Biomedical Ethics (CBmE) 的总监Alastair Campbell是工作坊其中一位主题讲者,将探讨中大生命伦理中心所担当的角色和其影响力。Hastings Center的研究部主管Josephine Johnston、研究学者Nancy Berlinger 和 Michael Gusmano;牛津大学Ethox Centre的讲师Michael Dunn;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CBmE 的助理教授陈韵玲(Jacqueline Chin);中大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卢煜明教授和何善衡老年学及老年病学研究中心主任胡令芳教授,亦将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如欲了解中大生命伦理中心的详情及活动,请浏览网页:
http://bioethics.med.cuhk.edu.hk,或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