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调查发现本港南亚裔家长就女儿是否接种HPV疫苗面对多重挑战 冀消除种族差异 提高疫苗接种率
人类乳头瘤病毒(又称 HPV)疫苗能有效预防HPV感染及子宫颈癌,但接种率却很低,尤其是居於香港的南亚少数族裔。不少南亚裔母亲在决定是否让未成年女儿接种HPV疫苗时均面对挑战,然而一直未有研究深入分析其促成因素。
为此,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於2021年5月至9月期间,进行了一项「探索性研究:香港南亚少数族裔中影响父母对女儿接种子宫颈癌疫苗决定的挑战和促成因素」的研究。项目由平等机会委员会资助。参与是次研究聚焦小组访问的73名南亚裔母亲原籍印度、巴基斯坦或尼泊尔,并最少有1名9岁至17岁的未成年女儿。研究结果有助了解南亚裔母亲面对的挑战及其促成因素,并为当局提供指引,采取适当的介入措施,以提高本港南亚裔人士的HPV 疫苗接种率。
南亚裔母亲就女儿接种疫苗面对多重挑战
研究团队发现,南亚裔母亲一般对子宫颈癌、HPV病毒或HPV 疫苗缺乏认知和知识。疫苗价钱昂贵和缺乏财务资助亦是南亚裔母亲未有让女儿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所有受访南亚裔母亲均认为医护专业人员提供的资讯和建议可信,但她们过往从没就女儿接种HPV疫苗获得相关建议。家人的支持对於南亚裔母亲决定是否让女儿接种HPV疫苗亦十分重要。
大部份南亚裔母亲表示,她们在使用医疗服务时面对语言障碍。其中一名印度裔母亲指出,她为女儿安排接种时,难以与说中文的医护人员沟通。
多项因素促成南亚裔母亲让女儿接种HPV疫苗
受访南亚裔母亲认为,医护专业人员、健康讲座、社区中心、老师、学校、健康中心提供的健康资讯均属可信。HPV疫苗可减低女儿患上子宫颈癌的风险亦是南亚裔母亲让女儿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之一。
疫苗资助、学校或政府安排的疫苗接种计划亦有助解决南亚裔母亲安排疫苗接种时遇到的困难, 提高她们让女儿接种疫苗的意愿。
根据上述发现,研究团队建议:
1. 加强宣传子宫颈健康与HPV疫苗接种
- 衞生署学童免疫注射小组可在符合条件的适龄学生接种前半年,率先为学童母亲举办校本健康讲座,讲解子宫颈健康和HPV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2. 增加健康资讯发布和接收渠道
- 健康宣传资讯,包括短片、海报和单张,应设有南亚语言版本(例如印度语、乌尔都语及尼泊尔语等),并於南亚裔母亲常用的社交平台发布(例如YouTube、Facebook及WhatsApp等)。
3. 提供HPV疫苗接种建议
- 鼓励医护专业人员善用健康谘询或问诊时间,向家中有9岁至17岁女儿的南亚裔母亲提供HPV疫苗接种的建议。
4. 打破语言障碍
- 政府应拨出更多资源增加传译服务,例如培训额外的医疗传译员,助南亚裔人士与医护专业人员有效沟通。
5. 提供疫苗资助
- 为鼓励未合资格透过衞生署「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获得HPV疫苗的少女进行接种,政府应为所有18岁以下青少年提供补打HPV疫苗接种服务;重设关爱基金,为低收入家庭,提供HPV疫苗接种资助。
中大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助理教授陈傲霜博士表示:「本港少数族裔人口正日益增加,为确保少数族裔女性获得有效的保护措施,预防感染HPV和患上子宫颈癌,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她们面对的挑战,让当局制定与其文化共融的策略,增加她们接触和使用HPV疫苗接种等公共医疗服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