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華人地區醫護人員紓緩治療研討會 「紓緩治療普及化:共創前路為未來」
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香港大學(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和李嘉誠基金會「人間有情」香港寧養服務計劃合辦及支持的「第九屆華人地區醫護人員紓緩治療研討會」於12月10日在新界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舉行。是次研討會凝聚了逾百名來自不同背景的醫護界人士,包括多位本地醫生及資深護士,從臨床及社會層面探討紓緩治療服務,並進行交流及經驗分享。今屆研討會的主題為「紓緩治療普及化:共創前路為未來」,讓與會者循此方向,探討各專業團體的跨界別合作。
研討會開幕儀式由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醫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中大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院長車錫英教授,以及李嘉誠基金會高級項目經理羅慧芳博士主持。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表示:「隨著人口老化、癌症和其他嚴重疾病數量增加,紓緩治療護理服務的需求愈來愈大。如何為晚期病患者及其家屬提供適切的照顧和支援,在社會上日益受到關注。因此,把紓緩治療融入基本醫學教育,並提供相關的臨床護理技能和專門訓練,對於滿足未來的醫療需求和寧養服務系統化的發展相當重要。」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醫生表示:「政府已將紓緩治療定為重點發展的策略之一,並已委託中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進行研究,檢視紓緩治療服務的發展方向。另外,醫管局亦正規劃紓緩治療服務的框架,藉此訂下『多團隊、多服務、多界別』的紓緩治療發展模式,相信一年內可訂出紓緩治療發展藍圖。」他期望,能融合醫療系統和社會服務兩個層面,共同支援紓緩治療發展。
當探討如何在本港醫學教育中推廣紓緩治療時,主講嘉賓之一的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林泰忠醫生指出,過往已有調查發現醫科生及前線醫護人員對學習紓緩治療的相關知識相當感興趣。「其實歐洲和美國等地一直付出很大努力,希望能令紓緩治療教育標準化。本港方面,除了課堂教學及討論外,我們亦可以小組形式,讓醫科生關顧疾病已屆晚期的病人及其照顧者,讓他們透過真實的體驗領略紓緩治療的重要性。」
談到「實戰經驗」,另一主講嘉賓中大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副教授陳裕麗教授在會上,分享如何與病人就「預設照顧計劃」打開話匣子。「談論死亡仍然是不少人的忌諱,但其實醫護人員透過一些技巧或工具,例如多讓病人表達內心感受,及透過跨專業團隊的參與,可較易與病人及其家人展開有關預設照顧計劃的討論,藉此了解病人對疾病到達晚期時的治療意向之餘,也可讓他們及家人一同反思生命的價值。」
華人地區醫護人員紓緩治療研討會簡介
「華人地區醫護人員紓緩治療研討會」為每年一度的會議,由兩所本地大學醫學院共同承辦,並得到李嘉誠基金會一直以來對研討會的支持及贊助。李嘉誠基金會多年來積極推動奉獻文化,對本港、國家以至世界各地的教育醫療發展貢獻良多。基金會於1998年設立內地首間免費為貧困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服務的寧養院,提供全人、全家、全程照顧的家居鎮痛治療和社會心理支援等方面的寧養服務。迄今計劃共捐資逾港幣7億元,惠及國內及香港42間寧養中心逾19萬名癌症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