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发现中学生接受由教师主导的心肺复苏术训练 与医护人员主导的训练同样有效
心脏骤停的患者愈迟接受心肺复苏和除颤,他们生存的机会便会愈低。因此,为社会大众提供基础救护知识与技能将有助挽救生命。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接受过基础生命支援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中学教师,可为中学生提供心肺复苏的训练,与由医疗人员所指导的效果相若。
研究团队希望这项结果能够鼓励学校将「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训练」纳入课程,藉此提高医院外心脏骤停个案的生存率。研究详情已於医学期刊《Resuscitation Plus》发表。
冀研究结果能鼓励学校将两小时心肺复苏术操作训练纳入课程
这项研究在本港四所中学进行,超过300名14至18岁的学生参与接受心肺复苏操作训练。他们被随机分配到由曾接受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援提供者培训」的教师负责指导的教师组,或由医疗人员提供相关训练的对照组。每名学生需要接受两小时训练,并在课程结束后六个月接受评估。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 教师组的教师透过影片、模型和虚拟自动体外除颤器,为学生提供两小时的心肺复苏操作训练。训练效果与医疗人员(对照组)相比,并没有明显差异。其中,教师组的学生在客观结构性临床考试的合格率为88%,而对照组学生的合格率为91%。
- 完成课程后六个月,两组的大多数学生(≥88%)仍记得如何正确地在模型上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安全地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 完成课程后六个月,两组学生仍能充分掌握基础生命支援的知识(>90%)。
- 约一半教师和学生对施行心肺复苏术的法律责任感到担忧,这与本港尚未定立《好撒玛利亚人法》[1]有关。
研究第一作者、中大医学院意外及急救医学教研部名誉临床助理教授杨志扬医生表示:「每延迟一分钟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病人的生存机会就会减少约10%。然而,本港社区人士愿意施行心肺复苏术的比率相对较低,只有不足30%;亦只有约2%的人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有鉴於此,学校教导青少年基本生命支援技能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我们有机会藉此教导一整代人如何迅速应对社区的心脏骤停个案,成为改善医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的一种方式。 」
研究主要作者兼通讯作者、中大医学院麻醉及深切治疗学系李焕坤教授总结:「参与这次研究的中学生均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渴望学习心肺复苏术和使用除颤器的技能。由於医疗人员并非经常能到校提供基本生命支援技能课程,我们的研究结果带出了在学校培训教师,让他们教授学生相关课程的可行性和效益,令学校的安排可以更灵活。我们即将展开下一个研究,培训更多本地中学教师,让他们教授和评估学生的基本生命支援技能,以确保课程有长期的可持续性。我们希望教育局能够将两小时的基本生命支援课程纳入学校紧密的课程中。」
有兴趣的学校请透过电邮联系研究护士侯女士 gracehou@cuhk.edu.hk,以了解更多有关新研究的资料。
[1] 《好撒马利亚人法》旨在保护自愿向受伤人士救助的人,免除他们在因过失造成受伤人士伤亡而遭到法律诉讼或追究。
, 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