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临床研究中心:香港早期临床研究快速获批及启动 政策支持吸引更多临床研究落户香港 造福本地病人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临床研究中心宣布,在早期临床试验(一期临床试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政府近年政策的积极支持下,港中大临床研究中心旗下的一期临床研究中心成功在短时间内展开首次人体(First-in-Human,FIH)临床研究,迅速完成审批并招募全球首批华人病人参与。研究充分展现了香港作为国际临床研究枢纽的卓越能力,吸引更多药企选择在香港开展临床研究,为病人带来全新治疗选择,并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是次突破性临床试验的合作伙伴,就是由政府「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引入在港大力拓展业务的国际顶尖医药企业。
此研究为晚期RAS基因突变结直肠癌、胰腺癌和肺癌的患者开发前沿创新疗法。研究由港中大医学院肿瘤学系教授马碧如教授担任首席研究员,突显了香港临床研究的高效表现:
- 审批速度前所未有:相比以往一期临床试验平均需时六至九个月或更长的审批时间,是次研究在两个月内获得卫生署及研究伦理委员会(Ethics Committee)全面批准,反映香港医疗审批流程显著提速,且具灵活性。
- 全球首批华人病人参与:港中大一期临床研究中心分别于7月8日和16日成功招募全球首两名华人病人参与这项关键的FIH研究。招募病人所需的时间亦较过去一期临床试验大幅缩短。
- 彰显港中大的领导地位与卓越能力:马教授及其团队在港中大一期临床研究中心展现出的卓越领导和工作效率,是此次成功的关键。是次研究亦充分体现港中大在早期临床研究方面的实力与灵活性,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医疗专业枢纽的地位。
香港在促进临床研究发展的优势与中大临床研究中心的贡献
港中大临床研究中心表示,是次突破性的成果,有赖政府近年对临床研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改革,以及本地机构间的紧密协作。政府透过多项政策,包括设立「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为香港的临床研究营造了良好环境。同时,医管局亦积极配合,成立了「中央临床研究及创新办公室」,并在各联网设立「联网临床研究支持办公室」,为前线医护人员提供支持,有效简化研究流程,加快审批程序及时间。有关措施与港中大临床研究中心的优厚实力相结合,助力中心完成FIH临床试验,并成功招募全球首批华人病人。
港中大临床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推动高质量、高效率的临床研究。中心旗下的一期临床研究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多学科专业团队,具备开展一期到四期临床试验的全面能力。中心配备先进的实验室设施、严谨的质量管理系统,以及与全球顶尖学术机构和制药企业的广泛合作机会。港中大一期临床研究中心已成功完成多项具国际影响力的临床研究,包括多个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首个病人入组」项目,为全球新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积累宝贵经验。这些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成就,让中心可以迅速响应全球最新研究需求,确保研究项目可以高效和精准地推进。
展望未来:期待政府持续加大支持,吸引全球药厂来港
是次FIH临床研究的成功开展,为香港能够争取更多高端医疗研发投资提供了有力证明。港中大临床研究中心希望香港特区政府继续加强对临床研究的支持,特别是在政策层面积极营造更有利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研发资助与税务优惠、建立高效的病人招募系统,以及加速药物注册与应用等措施,吸引全球顶尖药企来港开展临床研究。这些举措将有助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临床研究枢纽的地位,加速全球新药的研发与转化,并为香港的创新科技发展及人类健康福祉作出重要贡献。展望未来,我们期望香港特区政府继续加强制度创新与资源投入,推动临床研究迈向更高层次。
港中大临床研究中心将继续担当在香港医疗研究的领导角色,期待与更多海内外伙伴携手合作,共同推动香港临床研究的发展。
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引进办)于2022年由香港政府成立,负责引进对香港具有重要策略价值的企业。引进办主任任景信先生表示:「生命健康科技是具策略性的重点产业。我们引进的企业中,许多为行业领先者,具备世界级的研发能力与创新潜力。我们积极促成他们与本地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在香港开展临床试验,充分发挥本地科研实力与制度优势。」
关於香港中文大学临床研究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临床研究中心(CUHK Clinical Trial Centre)致力於推动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涵盖早期至晚期各阶段试验。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和顶尖研究设施,致力为全球药物和医疗技术发展提供领先的研究平台,并提升香港在全球临床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港中大一期临床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