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举行吕志和临床医学大楼命名典礼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吕志和临床医学大楼命名典礼今天(4月15日)隆重举行,由嘉华集团主席及创办人吕志和博士大紫荆勋贤、中大校董会主席郑海泉博士,以及校长沈祖尧教授主礼。去年,吕志和基金慷慨捐资一亿港元予中大成立吕志和创新医学研究所,致力透过跨学科合作,结合基础与临床科研,推动崭新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为病者带来新希望。为铭谢吕博士长期以来对中大的支持及关顾,大学将位于其教学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的临床医学大楼命名为「吕志和临床医学大楼」。
沈祖尧校长表示:「吕志和创新医学研究所汇聚中大与海外医学、生物工程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跨学科专家,在基础科学、转译医学与临床医学研究上力求突破,造福广大市民。我谨代表大学衷心感谢吕博士多年来对中大的支持,并祝愿吕志和临床医学大楼及创新医学研究所能成为临床科研的重要基地,贡献世界。」
吕志和博士表示:「我今日所做的一点支持,仅属于硬件设施及研究资源方面,如何将这些基础善加运用,以提升教研成效,开拓医学新领域,则有赖师生学者与医护专家的努力,本着为社会大众谋求福祉的信念,继往开来,不断追求新的知识、摸索新的思路、勇于接受新的挑战,让医疗发展更进一步提升人文生活质素,体现『医者父母心』的精神。」
吕志和创新医学研究所 开拓医学新领域
中大医学院近年积极发展创新医学计划,以期为区内提供最优质的跨专业临床服务及病人护理。创新医学着重跨学科的合作和研究,以发展新的诊断或治疗设备及技术;通过转化研究推进临床服务,以及通过社区和专业教育,促进社区健康。吕志和创新医学研究所致力发展的三个领域包括:大脑研究和创新性神经科学(BRAIN)、运动医学和再生科技 (SMART)和心血管发展、研究和教育(CARE)。
脑神经科研究(BRAIN – Brain Research And Innovative Neuroscience)
吕志和创新医学研究所针对脑神经精神疾病,包括中风、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读写障碍和自闭症等,引入创新的疗法及技术,包括体外反搏、透颅磁场刺激、机械手臂疗法,以及崭新的非药物行为治疗。此外,研究所将使用动物和人体模型来识别生物标记,鉴定新化合物对疾病的疗效;并采用先进的多形态造影和电生理技术,加上基因检测和新的生物标记研究,以拆解这些疾病的机制。
运动医学和再生科技(SMART - Sports Medicine And Regenerative Technology)
研究所率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运动创伤,将应用于膝关节、肩关节的关节镜技术,拓展至更狭小的髋关节、踝关节以及肘关节的手术当中,结合手术电脑导航技术,达至最佳成效。此外,研究所利用再生科技解决运动创伤方面的难题,如软骨及韧带修复等,有助术后组织愈合,令病人更快回复运动水平。
在预防运动创伤方面,中大首创将生物力学的技术应用于预测足踝关节扭伤,研发以微电流刺激肌肉反应的智能系统,帮助身体矫正关节过度扭曲的情况,期望在不久将来,可开发出防止踝关节扭伤的智能器材。
心血管发展、研究和教育(CARE - Cardiovascular Advancement, Research and Education)
研究所专注研发心脏衰竭、冠心病和心律不正的创新治疗方案,并致力研究患者的基因特性,从病理生理学方面提升防治成效。研究人员透过改善心脏及主要血管的超声波影像技术,寻找预测心脏衰竭的标志物,以及早处理病情,增加病人的存活机会;优化冠状动脉再成形术利用崭新光学相干断层扫瞄辅助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以及协助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进行支架植入手术。同时,研究所致力完善「混合」手术室,使医护人员可在同一个手术室内处理微创介入治疗及传统开放式心脏手术,为心脏衰竭及有心瓣疾病的病人提供最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