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醫仁心 (十三):我心中的好醫生
醫學院若要培育出優秀的醫學人才,必須擁有和堅持基礎教育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是醫學院怎樣定義「好醫生」?「好醫生」是考試的長勝將軍、課外活動的活躍領袖,還是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我小時候不明白當醫生的爸爸,為什麼每天都是西裝恤衫領帶;當醫學生時亦經常思考書本學問以外好醫生的「元素」。新一代醫生因預防交叉感染而放下西裝領帶,換上scrub(scrub suit,手術服的簡稱)的同時也要保持專業形象,沒有白袍的外表下更要着重與病人的溝通和同理心。
21世紀要當一個「好醫生」實在不易,現代社會以目標為本,工作着重價值、風險管理、效率和回報。我相信生命無價,醫學護理工作的「回報」超越金錢所能計算,能幫助病者和家人渡過疾病困苦是醫護最大的滿足。
行醫者多半都有一種「使命感」,然而「從井以救人」卻極為不智。醫生不需亦不應犧牲自己所有時間和精力去照顧病人,但適度付出卻是達到良好醫療水準的必要條件。
我當初級醫生時,每3至4晚便有1晚通宵,分秒為無數急症病人作出重要抉擇,1個月大概要犧牲7至8晚睡眠時間和承受巨大壓力。年輕時不覺辛苦,因為每個病者的個案都重要,也是最好學習的機會。面對愈多病人,經驗累積愈多愈快,往後照顧患者也可以給予更適切的治療,自己也因治好病人而感到滿足。
醫德比知識更重要。醫學博大精深,行醫者需達到一定的專業水準。年輕醫生一般要用上8至10年才能掌握行醫的基礎。行醫日子愈久,愈發現醫德的培育重於知識和技術的傳授。中大醫學院致力培育「妙手仁心且謙遜」的醫生,只因學海無涯 ,醫學創新一日千里。21世紀醫生擁有比上世紀更精準的診斷和治療技術,甚至能預測不同種類疾病風險,但面對無常生命和頑強疾病,再有智慧的醫生也只能謙卑。
不久將來,醫生將能利用基因和蛋白質組學(omics)預測患病風險,若一個30多歲年輕人通過基因預測得知,他一生中有百分之四十患癌風險,試想生活會出現怎樣的變化?他會否日夜擔心自己患癌而引發焦慮?醫生建議的解決方法又會不會是每半年全身檢查一次?須知全身檢查有着醫學診斷以外的經濟效益,在風險管理和防衛性醫療(defensive medicine)的前提下,醫生為避免自身「漏診」風險,方法就是建議恆常檢查。雖然非侵入性檢查簡單,但一般人在每次檢查前數月已經開始擔心檢查結果,久而久之又會否引發焦慮症?
生活在21世紀比百多年前舒適安穩,但人們對「長命千歲」的追求卻像「空中樓閣」,過多和過高的要求反變成生活的無形壓力。面對複雜的醫患關係,醫學院更有迫切需要培育出才德兼備的「好醫生」去應對。